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课堂教学与实验研究的经验启示

化学课堂教学与实验研究的经验启示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适教课堂’向‘适学课堂’的转变,正是从课堂教学手段向目的的转变,达于课堂教学本质的变革”,这为我国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变革提供了外部条件。进入21世纪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价值得到极大提高,课堂教学转变为“适学课堂”的范式。(三)以“素养为本”是新时代化学课堂教学变革的主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化学课堂教学与实验研究的经验启示

(一)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是化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内在动因

纵观70多年来我国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变革历程,对科学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化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内在动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们认为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知识,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能动反映,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的客观性,科学是价值无涉的。价值无涉的观念深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认为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与严密的实证研究之后所形成的科学知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与人的主观价值无关,致使人们一味地崇尚知识,科学教育也自然呈现出“知识至上”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科学不仅是系统的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探究活动”,科学知识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的相对客观性都是基于一定条件的,而这些条件恰恰是人们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科学是价值关联的。承认了科学的价值关联性,科学教育也应重视作为价值主体—人的重要地位。在科学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渗透STSE教育的理念,让学生通过深入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精神。总之,随着对科学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化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发生了根本变化,化学课堂的教学实践向有助于学生生命成长和素养养成的方向发展。

(二)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型是化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外部条件

70多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内涵的理解愈发深刻,我国中学化学教师的理念从“为教而教”变为“为学而教”,使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范式从“适教课堂”走向“适学课堂”。“从‘适教课堂’向‘适学课堂’的转变,正是从课堂教学手段向目的的转变,达于课堂教学本质的变革”,这为我国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变革提供了外部条件。“适教课堂”的范式导致教师单方面地传授科学知识,学生更多是被动地接受学习,使“加强智力开发,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成了化学课程的主要作用”。进入21世纪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价值得到极大提高,课堂教学转变为“适学课堂”的范式。这种新型范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深度学习被广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才能保障学生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投入,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科学素养。21世纪的化学教育有着培养化学科技人才和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双重责任,“适教课堂”的化学教育过于强调以化学学科知识结构的理论系统形成学科内容,内容过于艰深,忽视学生的特点、兴趣、要求,而“适学课堂”范式凸显了教育对人的回归,加强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深入理解,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和方式,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潜能,为未来的化学科学研究储备具有良好研究潜质的基础人才,又有助于渗透“科学为大众”的理念,促进每个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www.xing528.com)

(三)以“素养为本”是新时代化学课堂教学变革的主题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新修订的《普高课标(2017年版)》要求教师开展“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一方面,站在化学学科的视角,将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以及科学实践作为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突破口,是“素养为本”化学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化学课堂教学在发展学生对“科学是什么”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化学是什么”的理解,着力深化学生对科学本质以及化学学科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教学内容以科学观念统整,进一步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问题的三位融合,加强STSE联系,并体现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和整合性。教师应设计更丰富、综合的以化学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入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深度学习,发展科学思维。学生应主动参与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亲手完成化学实验形成科学观念、培育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开展“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深入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阵地,而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追求,因此“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不但尊重和关怀每一位学生的生命价值,而且更加关照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的要旨是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和特性,培养生成学生的各种社会属性与个性,终极目的和终极关怀则是引领和帮助每个学生健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未来化学课堂教学将把握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以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以关怀生命为价值宗旨,通过深化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发挥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进一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最终实现素质教育对人的本质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