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0-1岁婴儿亲子游戏指导-幼儿园游戏指导

0-1岁婴儿亲子游戏指导-幼儿园游戏指导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生后第一年,是婴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外界丰富的刺激,能有效地促进婴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范例四:游戏名称:摸五官适用年龄:9~12个月游戏目的:知觉训练复习认识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能用手指正确地指出来。宝宝指对了,妈妈要及时奖励他。

0-1岁婴儿亲子游戏指导-幼儿园游戏指导

出生后第一年,是婴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外界丰富的刺激,能有效地促进婴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亲子游戏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大运动类游戏

包括俯卧的游戏、仰躺游戏、翻身游戏、坐的游戏、爬行游戏、站的游戏、走的游戏。

(二)精细动作的游戏

包括抓握游戏、抓捏游戏、手指夹物、五指抓游戏、三指抓游戏、二指捻游戏、一指按游戏、手指游戏。

(三)感觉游戏

触觉游戏:辨别物体轻重、形状,察觉物体温度的变化,辨别刺激的强度,区分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辨别物体的质地,辨认身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和方向。

视觉游戏:分辨明暗,分辨白黑,分辨颜色,辨识轮廓。

听觉游戏:倾听悦音,寻找声源,辨音游戏。

语言游戏:倾听游戏,发音游戏,阅读游戏。

社会性游戏:皮肤接触,目光交流,指认亲人,镜子游戏等。

【范例】

范例一

活动名称:宝宝抬头 (躯体运动)

适合年龄:0~2个月

游戏目的:

(1)背部肌肉的练习;

(2)视觉经验的积累。

游戏准备:婴儿空腹状态,较硬的床,抬头毯一块、红色的小球、会发声的玩具

玩法指导:

(1)帮助宝宝双手放在胸前,俯卧在妈妈左侧,头枕在妈妈的左手手心上。

(2)妈妈用右手轻轻抚摸宝宝的背,呼唤宝宝的名字,跟宝宝说“宝宝好能干,会抬头了”,然后左手掌轻轻抬起。妈妈非常高兴地说:“抬头咯,抬头咯,宝宝会抬头咯!”

(3)妈妈把红色的小球放在宝宝的正前方,吸引宝宝,妈妈帮助宝宝抬头凝视小红球。

(4)爸爸在宝宝的正前方摇响带声响的玩具,鼓励宝宝听到声音后,妈妈帮助宝宝抬头去凝视玩具。

扩展建议:

(1)用带声响的玩具促进宝宝早抬头,扩大宝宝的视野。

(2)可以让宝宝自然地附在妈妈的腹部,逗引宝宝抬头。

注意事项:

(1)宝宝的力量比较弱,还是以休息为主,每次只能玩两个回合。

(2)宝宝俯卧时,应有人在旁边看护,避免宝宝的口鼻被枕头或被褥堵塞。

范例二:

活动名称:双手持物 (随意运动语言)

适合年龄:3~4个月

游戏目的:双手协调能力的培养。

游戏准备:在宝宝小手能抓到小床上方,悬挂2~3样彩色玩具。(www.xing528.com)

玩法指导:

(1)妈妈站在宝宝的小床前,对宝宝说:“宝宝看好漂亮的玩具啊!快来抓住它。”边说边协助宝宝用小手抓住玩具。

(2)妈妈在鼓励宝宝抓握的同时,念儿歌给宝宝听:小玩具,真美丽。抓一抓,踢一踢,抓到手里笑嘻嘻。

(3)活动反复几次。

扩展建议:妈妈也可以把玩具拿在手里让宝宝抓握。

注意事项:拿些色彩鲜艳较轻的玩具给宝宝。

范例三:

游戏名称:爬到这里来找妈妈

适用年龄:7~8个月

游戏目的:帮助宝宝练习俯卧匍行的动作。

游戏准备:有小动物或有图案的爬行毯一块、头巾一块。

玩法指导:

(1)妈妈或爸爸把头巾蒙在脸上,鼓励宝宝会用手拉掉头巾。当宝宝很快拉掉时,家长高兴地说:“哇!找到宝宝了!”头巾拉掉后,家长拥抱一下宝宝,以示奖励。

(2)爸爸先抱着宝宝坐在有小动物或有图案的爬行毯的一边,妈妈在爬行毯的另一边。妈妈逗引宝宝说:“宝宝,爬到妈妈这里来。妈妈这里有一只猫:喵—喵—喵。”爸爸鼓励并帮助宝宝一边发出“pa—pa”、“ma—ma”等音,一边俯卧匍行到“小猫”与妈妈那里。当宝宝快接近妈妈时,妈妈用头巾把脸盖起来,让宝宝找寻。找对了,搂住宝宝亲一亲。

(3)同样的方法找其他的小动物与妈妈。

扩展建议:

(1)当妈妈把脸盖住后,有的宝宝会有指认困难,家长可以用语言进行启发:“宝宝,妈妈在这里呐!”直到宝宝找到为止。

(2)该游戏的称谓,可以随陪伴的亲人的不同而更换。

注意事项:宝宝不知道拉掉妈妈盖脸的头巾时,爸爸要拉住宝宝的手去帮宝宝拉掉。

范例四:

游戏名称:摸五官

适用年龄:9~12个月

游戏目的:知觉训练

(1)复习认识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2)能用手指正确地指出来。

游戏准备:爸爸(妈妈)与宝宝面对面地坐在毯子上或床上。

玩法指导:

(1)告诉宝宝游戏的内容:现在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玩游戏,摸摸眼睛、摸摸鼻子、摸摸嘴巴、摸摸耳朵,看看谁最能干。

(2)妈妈说:“宝宝宝宝真能干,摸摸这、摸摸那,摸摸小鼻子,用手指出来。”让宝宝用手指指住自己的鼻子。宝宝指对了,妈妈要及时奖励他。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宝宝指出妈妈(爸爸)的眼睛、耳朵、嘴巴。

扩展建议:

(1)宝宝认识以后可以扩大到手、脚乃至全身的各个部位。

(2)妈妈也可以增加身体各个部位相应的图片配合进行练习。

注意事项:宝宝如果指认错了,不要批评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