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上少有浪漫故事,赵明诚与李清照的爱情传世

中国历史上少有浪漫故事,赵明诚与李清照的爱情传世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的性格是内敛含蓄的,特别是在爱情上。大概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历史上很少有浪漫的爱情故事。纵观整个历史,除了几个少有的例外,如韩寿偷香、张生翻墙,“浪漫”似乎与中国人的爱情生活是无缘的。不过,还有比前面两个更浪漫的爱情故事,那就是赵明诚娶李清照的故事。而更浪漫的事发生在他们婚后。事实上,李清照的确是陶渊明的忠实粉丝。这种气场可以说不弱于任何自视甚高的士大夫。

中国历史上少有浪漫故事,赵明诚与李清照的爱情传世

中国人的性格是内敛含蓄的,特别是在爱情上。大概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历史上很少有浪漫的爱情故事。年轻男女结婚大多是奉父母之命,听媒妁之言,许多人婚前连面都没有见过。结婚后男人在外打拼,女人相夫教子,很少听说两人有感情互动。纵观整个历史,除了几个少有的例外,如韩寿偷香、张生翻墙,“浪漫”似乎与中国人的爱情生活是无缘的。不过,还有比前面两个更浪漫的爱情故事,那就是赵明诚娶李清照的故事。

二十一岁的赵明诚对父亲说自己昨晚做了一个梦,父亲问他什么梦,他说:“孩儿梦里看到一块碑,上面刻有字,醒来之后大部分忘记了,只记得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赵挺之沉吟片刻微笑说:“这是几个字谜。言与司合起来是‘词’,安字去掉上面是‘女’,‘芝芙’把草字头去掉就是‘之夫’。这意思是你要成为词女的丈夫。”

可是这个词女到底是谁呢?其实当时的人心中都有了答案,那就是礼部员外郎李格非家的千金李清照。

既然是梦中“神谕”,赵挺之当然不敢怠慢,当即为儿子提亲。就在这一年,赵明诚与李清照结婚了,当时赵明诚二十一岁,李清照十八岁。

这个故事的价值在于,它第一次打破了才子佳人的俗套,李清照以“词女”的身份被一个男子倾慕,这可以说是破天荒的事。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男尊女卑,对女子的要求,用班昭《女诫》里的话说就是要有妇德、妇言、妇容和妇功。班昭对“妇功”的解释是这样的:“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意思是女性的才能主要在纺纱织布,干好家务活上。至于舞文弄墨,当然不是女子的本分。以至于后人还认为女子才华太盛会妨碍她的德行,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而赵明诚的这个故事不是说他是美女之夫或者贤女之夫,而是直接点名“词女之夫”,无疑是对传统妇女“四德”的反叛——一个待字闺中的姑娘,居然因为才华被男人倾慕,要知道九百多年后的21世纪有些人都认为女硕士、女博士学历太高嫁不出去,李清照的故事在这一点上足足超前了近一千年!

而更浪漫的事发生在他们婚后。

李清照和赵明诚拥有同样的兴趣爱好,都喜欢金石古玩及古书古画。李清照回忆,刚结婚的时候,赵明诚还是一个太学生,每个月初一、十五放假回家的时候,赵明诚先去当铺把衣服当了,然后去大相国寺市场买些古画碑帖,之后再买些小吃零食,回来和李清照一边吃零食,一边欣赏古画碑帖。虽然生活朴素,两人却觉得像上古时那些无忧无虑的人们一样,生活在天堂。

后来赵明诚踏入仕途,有了固定收入,两个人还是几乎把所有的钱投在金石古画上。李清照说,有一次有人拿一张徐熙的《牡丹图》出售,要价二十万文。当时他们怎么也凑不出这笔巨款,只好把画留在家中欣赏了一晚,第二天恋恋不舍地还给卖家,夫妻俩相对叹息了好几天。

如果生活在现在,李清照一定是一个博闻强识、思路敏捷的超级女学霸。经过多年的搜集之后,他们家的古书古画、金石文物已经蔚为壮观。夫妻俩最喜欢玩一个游戏:饭后,他们坐在家里的归来堂烹茶,然后随便说个句子或者词语,回答出自哪本书哪一册哪一页,谁赢了就先喝茶。李清照记忆超强,这种游戏多半是她赢。取得胜利之后的李清照往往喜不自胜、得意忘形,有时连茶碗都倾倒在衣服上,最后谁都喝不成。

几百年后,清朝的大才子纳兰容若的词作《浣溪沙》就引用了这个典故。

浣溪沙(www.xing528.com)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时候的李清照觉得拥有了全世界所有的美好与幸福,年华清丽,岁月静好,就连对丈夫的思念,都带着隐隐的幸福与甜蜜。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都是家人团聚的日子,重阳节也不例外。正因为此,盛唐的大诗人王维因重阳节无法与家人团聚,才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而这个重阳节,赵明诚在外为官,只剩下李清照独守空房,对丈夫的思念也就油然而生了。

安静的家里,只有一炉熏香在静静燃烧,从窗外望去,万物似乎都笼上了一层薄雾,天空中有浓浓的云。整个白天,独自在家的女子已经将时光全部写上了思念,可是这思念总是没有一个回音。她累了,倦了,希望白天早点过去,夜晚早点到来,也许,睡着了,就忘了。可是谁知道,夜晚来临,思念更稠更浓,稠得搅不动,浓得化不开。而夜晚的凉风更是乘虚而入,女子到半夜都无法入眠,纱帐之中,只有隐隐的叹息。

下阕第一句“东篱把酒黄昏后”非常有意思。看到这一句,任何人都会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事实上,李清照的确是陶渊明的忠实粉丝。她和赵明诚在青州书房命名为“归来堂”,用的就是陶渊明“归去来兮”的典故,而她为自己取的号“易安居士”,更是直接来自《归去来兮辞》里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固然,陶渊明是后代很多文人如李白苏轼孟浩然辛弃疾等的偶像,但是他自己恐怕也没有想到,居然宋朝有一个女子也是自己的粉丝,而且这个女子还是千古一见的伟大女词人。而这一句一出来,李清照的形象顿时消去了脂粉气、烟火气,甚至有了某种仙气,与一般凡俗女子的距离可以光年计。这种气场可以说不弱于任何自视甚高的士大夫。但是李清照作为女子,又比所谓的士大夫多了一层对美好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体会,“暗香盈袖”一句可以说是这种观察与体会的最佳体现。此时的李清照似乎已经摆脱凡俗,飘飘欲仙了。

不过,她还是记挂着爱她和她爱的人。最后一句尤为精彩,“莫道不消魂”是对前面两句的转折,也是对丈夫小小的撒娇——你别看我一个人飘飘欲仙似的喝酒,其实我内心是孤独苦闷的。但是这种孤独苦闷不能与人说,只能自己体会——“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精彩绝伦。杜甫《九日寄岑参》中有“思君令人瘦”的名句,李清照其实是借用了此句的内蕴,以“瘦”表现思念,而“比黄花瘦”一方面是夸张,同时又再次借用陶渊明的典故,显得雅致不凡,令人击节。

据说赵明诚回家后看到此词也是赞叹不已,但是作为丈夫,他似乎又有些不平衡,于是用三天三夜的时间写了五十首《醉花阴》。夫妇俩的好友,也是词人的陆德夫来访,赵明诚把这首词杂在自己的五十首词中请他评判。陆德夫仔细看了之后说:“有三句最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