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南凤凰苗族扎染:手工防染艺术,白族骄傲

湖南凤凰苗族扎染:手工防染艺术,白族骄傲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扎染是以丝、带状物进行手工缝制,把织物捆扎起来进行染色的一种防染工艺方法。扎染以线为防染媒介,其结扎主要是通过手工用针在白布上刺扎,在浸染的过程中染液根据捆扎的松紧逐渐渗透于布上。这里的“缬”较蜡染更接近于扎染。湖南的扎染技艺较出名的是凤凰苗族扎染。白族人用这些扎染布做成被面、围裙、衣裤等,显得格外别致、美观。扎染与土家的织锦、苗家的挑花一样,也是白族人民的自豪与骄傲。

湖南凤凰苗族扎染:手工防染艺术,白族骄傲

扎染是以丝、带状物进行手工缝制,把织物捆扎起来进行染色的一种防染工艺方法。扎染以线为防染媒介,其结扎主要是通过手工用针在白布上刺扎,在浸染的过程中染液根据捆扎的松紧逐渐渗透于布上。扎染同样源于“缬染法”,唐人应玄在《一切经音义》第十卷中写道:“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原理是使用针、钩等金属工具穿引蜡线,按照纹样要求把织物的某些部位轧住以免染色,染色完毕后再松开,没有与染料接触的地方没有图案,与染料接触的地方会形成各种不甚规则的图案。这里的“缬”较蜡染更接近于扎染。扎染的制作条件简单,只要备有针线就可以。扎染不单可以多处结扎,还可以多次结扎,并通过不同部分的多次结扎、缝制而染出多种颜色,所起的皱褶痕迹也可以千变万化,但在结扎时不能绑得过于紧密,否则花纹和图案界限分明,颜色之间不能很好地自然过渡并且相互晕染。最初的扎染纹样仅有蓝白效果,且针法单一,多以大小团花为主,近代图案大多取材于当地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出现了吉祥纹样、人物纹、动物纹、自然景物纹等复杂纹样。扎染的作品色调柔和,大多给人一种飘逸朦胧之感。

湖南的扎染技艺较出名的是凤凰苗族扎染。凤凰县的扎染技艺始于明清时期。《凤凰县志》中记载:“清代以前……男女头戴各式包头帕,有方格花帕、横格花帕、青丝帕、狗脚印花帕等。”说明凤凰扎染服饰历史悠久且花纹多样。云南白族扎染工艺与湘西的扎染工艺大致相同,随着白族迁入湖南,也把传统的扎染技术带了过来。据相关统计,白族流行的花样有两百多种,这些图案多源于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如花、树、昆虫等等,几乎每一个白族妇女都能扎出十多种图案。白族的扎染先根据设计图案的构思,用麻绳或线将一匹白布按一定方法扎起来,然后进行染色。主要用靛将白布染成蔚蓝色,如果在蔚蓝色的基础上再进行加染,就成了深蓝色,称为“海蓝”;如染的次数少,就是浅蓝,也叫“月蓝”。因为湖南白族的祖先来自大理洱海之滨,对点苍松、洱海月的颜色非常钟情,故称深蓝为海蓝,浅蓝为月蓝,这是其他民族和地域的人难以体会的故土情怀。布匹待染成且漂洗干净之后,将麻线扎的疙瘩一个个解开,这时一个个奇特的白色图案便很规则地点缀在蓝色的布料上,有的像梅花,俗称“狗脚迹”,有的像菊花玫瑰花山茶花等,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白族人用这些扎染布做成被面、围裙、衣裤等,显得格外别致、美观。有的还用来做房间的装饰,如桌布、窗帘等,也十分好看。扎染与土家的织锦、苗家的挑花一样,也是白族人民的自豪与骄傲。[23](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