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领导决策:基于事物结构的指导

领导决策:基于事物结构的指导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领导者可根据事物结构统筹推进工作。中国改革版图是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基础上推进形成的。上级领导接访或者包案时多听取基层同志的意见,不要轻易对基层的处置底线“开口子”。从思维上将要素进行分类,对不同要素采取不同的策略。根据该策略,秦国和燕、楚、齐等遥远国家亲善,出兵征伐韩、赵、魏等邻近国家,开疆拓土,蚕食鲸吞,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领导决策:基于事物结构的指导

一个领导者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使组织运作有序化。领导者进行系统思考时宜采用金字塔原理,即整个思路是单一思想统领下的金字塔结构,这样就会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另一个相关的思维工具是思维导图,与使用归纳演绎逻辑的金字塔原理相比,思维导图更注重发散性,而且图形化呈现。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即各部分之间组合是否合理。各个领域和主体的政策互相可能会产生牵制。身为领导者必须将这些政策统一起来纳入单一思想,而行动应遵循基于精心构思的思想。

领导决策事务就像弹钢琴一样,要综合平衡结构,发挥协同效应,维持常规工作、寻找开拓工作、抓住机遇工作。常规工作属于基础,不做便是过;开拓工作属于创新,做了便是功;机遇工作属于机会,不抓便是罪。比如,无论对国家、地区还是组织来说,人才、资源、环境、制度、文化、价值观等都不可或缺,单独讲哪个最为重要没有意义,主要是看具体情境下哪个已经成为显著制约性短板,就要更多地强调哪个,缺什么就补什么。军队里盛行一句话:外行谈策略,内行谈后勤;外交界有句话:外行谈策略,内行谈能力。这些都说明,不同领域的关键点也不一样。作为领导者,一定不能让自己所处领域的关键点出现明显短板,否则几乎必败无疑。

领导者可根据事物结构统筹推进工作。中国改革版图是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基础上推进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广东的深圳特区率先崛起;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傲视群雄;21世纪前十多年,天津的滨海新区令人瞩目;此后全国逐渐形成“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改革统筹推进的总体格局。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中,重点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每个阶段都有重点推进的区域,最终实现全国整体改革开放的局面。(www.xing528.com)

领导者可根据事物结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特定历史阶段所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不能突破法律和政策的底线。上级领导接访或者包案时多听取基层同志的意见,不要轻易对基层的处置底线“开口子”。一旦引起连锁反应,难以收场。因为类似的问题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常常只能采用迂回战术。比如,对由于历史政策原因导致的贫困和历史性补偿,在无现有政策可循,又暂时无法通过出台新政策一揽子解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个别帮困的个案方式解决,也能达到类似的解决效果。

从思维上将要素进行分类,对不同要素采取不同的策略。战国时期,各大国连年争战,争雄称霸,但一直未能使中国达到统一。当时,秦国最为强大,在战争中也经常取胜,鲜有败仗,但是没有一套正确的战略决策,多年实践劳兵伤财,收效甚微,疆土依旧不能扩大。自从范雎任秦国相国之后,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才使局面逐步打开。远交近攻,就是将其他国家按照与秦国的距离远近分为两种,和较远的国家交朋友论友谊,取得道义上的支持,而同邻近的国家开战,就近开疆拓土。根据该策略,秦国和燕、楚、齐等遥远国家亲善,出兵征伐韩、赵、魏等邻近国家,开疆拓土,蚕食鲸吞,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