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钟山声响原因:声学原理揭秘!

石钟山声响原因:声学原理揭秘!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当根据声学原理弄清石钟山下“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原因。石钟山有上、下之分:上钟山在湖口县西,濒鄱阳湖;下钟山在湖口县东,临长江。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山名之所由也。

石钟山声响原因:声学原理揭秘!

1.苏轼在文章开头说,他对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表示怀疑,认为“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不可能的,理由是“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但这个理由是错的。经过实地考察后,他终于悟出“古之人不余欺也”,说明他推翻了原先的怀疑,相信了郦道元的说法。请仔细想想:苏轼原来怀疑郦说的理由为什么是错的?石钟山下“水石相搏”为什么能够发出洪钟般的声音?

思维提示:

(1)苏轼说的“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属于类比论证。应当考虑运用类比论证所应具备的条件以及苏轼这一类比是否适用于“深潭”中“水石相搏”的情况。(2)应当根据声学原理弄清石钟山下“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原因。

思维参考材料:

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名叫鸣沙山……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说明的。

竺可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唐李渤曾“访其遗踪”,可见也是做了一点调查的,为什么他的结论不正确呢?而苏轼的调查也仅限于一个晚上的“目见耳闻”,他的结论是否就完全正确呢?对苏轼的“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的做法应如何评价?

思维提示:

(1)要注意时间条件。苏轼是农历六月间去的,正值水位高的时期,如果冬季去,水位下降,他能听到“噌咳”“窾坎镗鞳”之声吗?(2)还要注意地点条件。石钟山有上、下之分:上钟山在湖口县西,濒鄱阳湖;下钟山在湖口县东,临长江。苏轼只去了下钟山,他能断定上钟山的情形跟下钟山完全相同吗?

思维参考材料:

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以舟师剿贼,驻江西最久,语余云:“……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的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俞樾《春在堂随笔》)

3.下边这篇说明文,是根据《石钟山记》改写的,篇幅约为原文的四分之一强。读后再拿它跟原文作比较,说说这样改写的理由,进而体会“记”这种体裁的特点。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之,涵澹澎湃,有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近港口处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发为窾坎镗鞳之声,与噌吰者相应。此山名之所由也。唐李渤曾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袍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其实悖矣。

思维提示:

(1)先看看这篇说明文是否把原作的基本内容都说到了,再看原作中哪些内容被删去,并考虑一下删去的理由。(2)还要看看原作中的某些句子在改文中的位置有了变化,要考虑变化的原因。(3)古代的“记”是一种杂体,可以记人、记事、记物,因而常常兼有记叙、议论、抒情、状物等各种成分。为了进一步了解“记”的特点,最好拿《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登泰山记》等来作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4.本文是怎样描写水声和鸟声的?为什么写鸟声在前,写水声在后?

思维提示:

(1)文中写了两种鸟儿(鹘和鹳鹤)的叫声,但写法不同;又写了两处——山下和中流大石两处水声,写法也不同。(2)设想一下作者当时的环境:时间是初夜,地点是绝壁之下,又只长子和舟人在身边。注意作者心理状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恰恰反映在有波澜起伏的行文之中。

思维参考材料: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刘鹗《老残游记》)

5.下边三句话中都有“笑”字,而且十分微妙地表现了作者在实地考察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试联系上下文对这三个“笑”字作具体分析。(www.xing528.com)

(1)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2)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思维提示:

(1)苏轼这次去湖口虽是顺便,但他乘舟“夜泊绝壁之下”却是有意的,主要是试图证明李渤关于山名来由说法的错误,这是总的前提。(2)这三个“笑”字的具体含义不同,但又都像一枝出墙的“红杏”,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真正达到了“一字发微”的境界。

思维参考材料:

“你怎么动手动脚……”尼姑满脸通红的说,一面赶快走。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颊。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更得意,而且为满足那些赏鉴家起见,再用力地一拧,才放手。

他这一战,早忘却了王胡,也忘却了假洋鬼子,似乎对于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而且奇怪,又仿佛全身比拍拍的响了之后更轻松,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

“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得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

“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笑。

“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

鲁迅《阿Q正传》)

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这句话中的“夜”字应怎样理解?

思维提示:

(1)先假定取消这个“夜”字,可以看出全句的基本意思并未因而发生变化,因为白天去“绝壁之下”只要有风,同样可以听到“噌咳”“镗鞳”之声(可能不如夜晚宏大)。(2)再用加字法,将全句改为“士大夫终不肯(如我)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看看作者本意是否如此。(3)然后具体分析作者加这个“夜”字的用意。

7.你读完《石钟山记》后,从中受到些什么启迪?请以《……的启示》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作文。写成文时,将标题中的省略号变成文字。

思维提示:

(1)深刻体会课文,生发多方面的联想。(2)选择启示最深最大、内容最新颖的写。(3)写出来的作文要符合论说文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