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社会的方法:科学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有效性

研究社会的方法:科学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有效性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更棘手的情况是主办者坚持自己的期望,例如在没法取得抽样框的情况下坚持要研究整体,不愿接受对样本给出明确定义[3]。决定了采用概率抽样后,采用哪种方法和多大的样本,需要同时考虑多种因素:抽样框的构造、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分布、可靠度、准确度、特征变异性、将来分析时的需要和各种非抽样性因素。

研究社会的方法:科学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有效性

为应用研究进行抽样时要注意一个特别的问题,这是理论研究中比较少出现的:就是主办者和读者的期望。一些在专家看来很清楚的抽样策略的选择,对他们须耐心解释,有时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研究结果不能推论到预期范围,有时不明白抽样框居然这么重要,有时不明白辖下人员为什么弄不出一个抽样框,有时不愿承认弄不出抽样框,有时不大相信为什么要那么严格地执行抽样步骤……

更棘手的情况是主办者坚持自己的期望,例如在没法取得抽样框的情况下坚持要研究整体,不愿接受对样本给出明确定义[3]。这些情况,在人们对社会研究的认识更普遍以前,是会不断出现的,研究工作者应该本着专业准则,耐心行事。

抽样阶段中最重要的抉择,是能否采用概率抽样法。在不应或不能采用概率抽样的情况下强而为之,不但会白费时间和资源,还会给一般读者造成误解,让专家耻笑或留下一个不诚实的印象。决定了采用概率抽样后,采用哪种方法和多大的样本,需要同时考虑多种因素:抽样框的构造、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分布、可靠度、准确度、特征变异性、将来分析时的需要和各种非抽样性因素。调动这些因素优先次序的标准,是应用上的期望、现实的局限和专业准则,这三方面之间要视具体情况综合地协调,很难一概而论。

【注释】
(www.xing528.com)

[1]英文“statistics(统计学)”一词便来自“statistic(样本特征)”这个词。

[2]为什么用这个可靠度,请参阅本书统计推论部分内容。

[3]比如只说想评估基层职员,却不愿负责决定是否应包括基层管理者;发表报告时只想说曾经征询过职员意见,却不愿明确指出这只是某类别职员的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