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话抽查: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科学方法

电话抽查: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科学方法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话抽查也像邮递和在线抽查一样,可以接通分散各地的研究对象。有些抽查公司训练一批电话访问员,依据预定程序致电事前选出的抽样对象,这种方式成本较低、速度快、结果相当可靠。但电话抽查虽然比自填抽查多了双方交流的机会,却不适合沟通复杂的问答。电话抽查问卷以精简和口语化为佳。而且信上交代了研究目的,可免在电话上多费唇舌。因此,电话抽查时一定要考虑访员和对象的方言问题,必要时另订时间换人再电。

电话抽查: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科学方法

电话抽查也像邮递和在线抽查一样,可以接通分散各地的研究对象。但电话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一些刚离家独居的年轻人已不设有线电话;一些人习惯了电子笔谈,不愿意听电话。在沟通方式复杂多变的社会,遗漏了一部分研究对象的可能性很大。与此同时,一些人在多个办公室工作,同时拥有多部电话;另一批人则除了家中电话,还有手机,他们被抽出当样本的机会倍增。认识和解决电话名录的遗漏、局限或重复,是不能忽略的步骤。

有些抽查公司训练一批电话访问员,依据预定程序致电事前选出的抽样对象,这种方式成本较低、速度快、结果相当可靠(很多电话民意抽查结果跟真实选举结果相当符合)。但由于滥用渐多,有些电脑自动拨发录音,令人烦不胜烦,越来越多的人反感,回应率下降。由于现在很多电话都可以显示来电人的号码,很多人对于陌生人的电话根本不接听,有人还设置了“黑名单”,这些都给电话抽查带来了一定阻碍。

由于大部分拒绝访问者在开头几十秒钟内便表态了,所以开头的交代很重要。开场白要尽快交代:研究的单位和访员是谁,抽查的目的,如何找到对方的,承诺保密,声明对方有权不参加、有权中途退出,以及数据如何被使用等。访员须事先练习被拒绝时的响应及如何有礼貌地追问。如果时间真的不凑巧,可另约时间。主持研究者须预备填写接触结果的表格,让访员填下每次接触的反应:接触的时间、电话通不通、不在家、没空(何时有空)、拒绝(坚决程度)等。访员的训练和工作督导,会直接影响到响应率。(www.xing528.com)

一旦在电话上交谈了几句,研究对象会不好意思拒绝作答,资料收集成功率开始提高。但电话抽查虽然比自填抽查多了双方交流的机会,却不适合沟通复杂的问答。复杂问答通过阅读更容易理解,对方也没有需要实时反应的压力。电话访者对于复杂问答也可能来不及作记录。一般来说,接受电话访问者的耐性,不宜超过15分钟,访问若发展到对方挂断的地步,这份数据便很难挽回了。

电话抽查问卷以精简和口语化为佳。研究对象通常是不会坐着等你采访的,有时须拨电多次才能接触上;接上了,未必同意受访;同意了,未必能够实时回答所有问题。因此,事先寄上一封信,说明何时致电、内容是什么,让对方早点准备,结果会好得多。而且信上交代了研究目的,可免在电话上多费唇舌。如果预见到有可能出现南腔对北调的局面,比如粤语对京腔,还须早定规则,防止访员强行勉力而为,查收问卷时,很难确定访员是否能分辨“四”和“十”口音。因此,电话抽查时一定要考虑访员和对象的方言问题,必要时另订时间换人再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