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发民族地区老年科技人才:中国第四届老年人才论坛文集

开发民族地区老年科技人才:中国第四届老年人才论坛文集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工作、生活条件方面的差别,人才政策的开放和人才流动自主性的增强,民族地区人才流失严重。湘西自治州的人均生产总值,2000年仅2676元,2008年是9081元。然而,民族地区的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则是可以开发利用的人才宝库,不需另发工资、另给福利的编外科技大军。湘西自治州现有55~70岁的离退休科技工作者1万多人,占在职人才总量的1/4。认识了开发利用民族地区老年科技人才的必要性,行动上就会有自觉性、主动性。

开发民族地区老年科技人才:中国第四届老年人才论坛文集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民族地区的变化日新月异,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但是,与汉族聚居的发达或较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其缘由除了历史原因,客观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交通条件因素,便是缺技术、缺人才。就“老、少、边、山、穷”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而言,全州8个县市,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总人口275万(土家族、苗族占75%)。至2009年底,全州在职人才总量68000多名,按总人口计算,每1万人中仅有247名,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其人才结构还存在中专及以下学历偏多(占66%),大学本科学历偏少(占7.3%);初级职称偏多(占58.6%),高级职称偏少(占3%);行政事业单位人才偏多(占30%)、工农业方面人才偏少(占23.4%)的“三多三少”状况。因为工作、生活条件方面的差别,人才政策的开放和人才流动自主性的增强,民族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在湘西自治州,1992年至1993年,调出正高职称人才7名,占全州当时正高职称人数一半;1998年至2002年,调出高级职称人才160多名,而调入仅40多名,净流失120人;1991年至2009年,净流失人才2571人。在培养人才方面,2003年以来,湘西自治州有11200多人考入全日制本科院校,但毕业后回州工作的仅1600多人,只占入校生的14%。人才的总量不足、流失严重、引进和培养困难,影响、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湘西自治州的人均生产总值,2000年仅2676元,2008年是9081元。

然而,民族地区的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则是可以开发利用的人才宝库,不需另发工资、另给福利的编外科技大军。湘西自治州现有55~70岁的离退休科技工作者1万多人,占在职人才总量的1/4。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经过党的长期培养,不仅有知识、有技术、有经验、有政治责任感,而且了解湘西,对民族地区有深厚的感情和人脉。其实,智能与生理年龄无直接关联,55~70岁正是人生中天命人理世事洞明和最具创造力的年龄。老科技工作者从原岗位上退下来,只是人事制度上的年龄到限、新老交替的战线换防,其工作能量与在职时没有多大差别。可想而知,几十年积累的智慧和经验,是一笔宝贵财富;一方面人才短缺,一方面把现成的人才资源搁置浪费,不是一种失误、一大遗憾。把民族地区身体依然健康的老年科技人才进行开发利用,既可以弥补民族地区人才总量的不足,缓解民族地区人才短缺的矛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增进全国各民族间的团结,还将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最积极最活跃的推动力。认识了开发利用民族地区老年科技人才的必要性,行动上就会有自觉性、主动性。(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