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借景抒情方法的运用-指向核心素养

借景抒情方法的运用-指向核心素养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圈画、批注,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首先一个“盛”字,点明自己初见紫藤,被其外形的茂盛与壮观吸引。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在这个过程中还赋予紫藤以人的精神,并回忆了紫藤也遭受过劫难的经历,与自己的经历产生共情,对紫藤旺盛的生命力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文中不断加强。

借景抒情方法的运用-指向核心素养

读宗璞的《紫藤瀑布》,圈画、批注,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首先一个“盛”字,点明自己初见紫藤,被其外形的茂盛与壮观吸引。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关注到紫色的深浅不同,关注到阳光下紫藤的色泽美,说明作者开始留意、欣赏。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www.xing528.com)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此处用环境的冷清衬托藤萝的茂盛,无人欣赏,依然独自盛开,藤萝仿佛有了一种人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作者对藤萝的喜爱已由外在的“形”上升到对其精神的赞赏。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联想,也与作者当时的境遇有关,当时她的小弟身患绝症,她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悲痛,所以,这一树充满生命张力的藤萝让她感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实现了精神共鸣。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把每一朵盛开的花比作“小小的张满的帆”“忍俊不禁的笑容”,可见作者越看越喜爱,这一株富有生机的紫藤成了作者眼中的西施。作者陶醉其中,心灵也得到洗礼:“人和花都会遇到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她从紫藤身上感悟到了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综上分析,作者的描写由“一树”到“一穗”,再到“一朵”,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多视角不断地强化紫藤富有生机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还赋予紫藤以人的精神,并回忆了紫藤也遭受过劫难的经历,与自己的经历产生共情,对紫藤旺盛的生命力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文中不断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