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元教学设计方法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单元教学设计方法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不可能在一课时内实现,单元教学确定的核心素养要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学生在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中,使之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素养。

单元教学设计方法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1.选择适合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单元重组单元教学内容

教学单元的选择决定着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方向,更决定了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如何选择和重组合适的教学单元呢?①符合化学核心素养的社会、他人和个人的价值取向;② 合理设置贴近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的教学情境、问题和科学探究;③选择学生自主思考、易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教学方式;④ 根据课标、教材和知识的逻辑性重组教学单元。

2.选择与化学核心素养相配匹的知识载体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学化学知识类型可以分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化学实验和元素化学(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不同的知识类型具有与其相匹配的主要的化学核心素养,基本概念和原理更注重学生思维视角、思维理念和思维逻辑的发展,化学实验更倾向于学生思维创新的开发、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元素化学主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现意识、合成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等。当然,一种化学知识类型并不代表单一的核心素养,换句话说,一类知识类型可能承载着化学核心素养方方面面的培养,只不过是具有侧重点而已,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合理分配不同知识类型的各方面的价值。

3.合理设计各个课时的教学背景、教学活动、教学情境、问题和科学探究

教学背景是单元教学的渊源,恰到好处的教学背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关键。比如当问题具有一定难度,需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的时候,就需要学生合作学习。教学情境、问题链和科学探究是否合理选择都决定着课时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使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的设计在整个单元设计中要以系统论为基础,不能单一地追求某个课时的教学形式多样化,忽略了这个单元的教学质量和效果。(www.xing528.com)

4.精心设计各课时之间知识逻辑、化学核心素养实效的衔接

化学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课改以来我们注重知识的螺旋式上升;也就是说我们的单元教学各课时之间在尊重知识螺旋式上升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比如,元素化学教学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性质的学习上,还需要给学生渗透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化学实验等知识。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不可能在一课时内实现,单元教学确定的核心素养要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学生在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中,使之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素养。同样,元素化学中“物质环保意识”的渗透,在硫元素、铝元素和氮元素的教学中都有涉及,这就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课时之间的实效的衔接。

5.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实效性测量

化学核心素养的实效性分析属于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这一环节,化学核心素养的评价不像双基教学那样易于测量,那么怎么检验其实效性?第一,编制测试化学核心素养内容体系的题型;第二,利用P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第三,根据数据分析得出教学的实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