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统编教材对核心素养的兼顾与侧重:语言建构与运用

统编教材对核心素养的兼顾与侧重:语言建构与运用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第一学段教材的编撰特色中,我们还发现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偏重,特别在意“语言”这一要素。关于语言,也是分层分级逐渐夯实的。需要说明的是,“思维”“审美”并非在第二、第三学段中才横空出世,而是在不同的时期,比例与含量有所侧重而已。关于“语言”这一项目,也是有所区别的。我们特别列举统编三年级下册若干单元的目标,让大家更加明显地看到这一册教材对“思维”的侧重。与此同时,对审美评价能力的融入就更为丰富了。

统编教材对核心素养的兼顾与侧重:语言建构与运用

从第一学段教材的编撰特色中,我们还发现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偏重,特别在意“语言”这一要素。关于语言,也是分层分级逐渐夯实的。第一学段集中关注语言的积累,在第二学段则注重对语言信息的加工,到了第三阶段注重对语言实践的运用,可见,单就“语言”这条线索,也存在着稳中求变,不断发展的特征。到了第二学段,开始侧重“思维”这一要素的介入。在第三学段,还引入对“审美”的关注。需要说明的是,“思维”“审美”并非在第二、第三学段中才横空出世,而是在不同的时期,比例与含量有所侧重而已。例如之前列举的“入学识字”,对汉字流变的认识,也需要思维,也是一种审美。

关于“语言”这一项目,也是有所区别的。第一学段对语言的学习注重积累,因此课后练习中,时常安排: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造句、仿写句子等,通过听、说、读等方式,积累优质且规范的语言,同时通过多次强化,让学生获得语言积累的一般方式与路径。执教第一学段的语文课,书声琅琅应当是最大的特征,读读写写应当成为主要的学习行为。学生通过开口读,动笔写感受乐趣。到了第二学段则特别注重对语段信息的提取与加工。我们发现,课后练习发生了变化。除了保有对朗读的持续要求之外,开始鼓励学生“说说你的理解”“谈谈你的感受”或者“列格填写梳理信息”“排列顺序重组信息”“借助关键词复述”。信息的提取加工无疑涉及更多的就是言语背后的思维。思维,在教学中的比重增加,色彩更加浓厚。我们特别列举统编三年级下册若干单元的目标,让大家更加明显地看到这一册教材对“思维”的侧重。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为:鼓励展开想象,形成想象中的画面;第二单元教学目标为:要求通过读故事,明白道理;第三单元教学目标为:要求知道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来表达;第四单元教学目标为:能够概括段落大意;第六单元教学目标为:提出理解难懂的句子……思维的含量不断增加,思考的难度系数也在变化。到了第三学段,教材编撰时会更加注重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不仅了解“写了什么”,更多的指向是“怎么写”的,如何能“写得更好”。体现了在“语言”这一项目的螺旋上升。与此同时,对审美评价能力的融入就更为丰富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