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全:目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保全:目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全制度建立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保全被申请人的财产或其他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或者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避免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和其他权益受损,确保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能够被履行。同时,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被申请人就不能随意处置被保全财产,特定的行为将受到限制。这对于预防和解决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执行难”问题,保障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维护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保全:目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要保障民事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最终实现,及时、正确地解决民事纠纷,使当事人能够最终获得相应的救济,有赖于一个完善的诉讼保障制度。保全作为诉讼保障制度之一即具有以上功能。民事诉讼中的保全,是指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采取的保证判决得以执行的措施。

在民事诉讼中,一件具有给付内容的案件,从法院受理当事人的起诉到作出生效的法律文书并使其内容得以实现,一般需要经过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使将来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是因为一方当事人针对财产或争议的标的物,恶意实施隐匿、转移、变卖、毁损、消耗或大肆挥霍等行为;二是由于其他原因,比如因为诉讼时间较长或天气变化,使争议标的物变质、腐烂、毁损等;三是当事人的一些行为侵害了另一方当事人财产权益以外的其他权益。这些情况都可能会导致将来作出的生效的法律文书成为一张“空头支票”。保全制度建立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保全被申请人的财产或其他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或者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避免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和其他权益受损,确保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能够被履行。同时,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被申请人就不能随意处置被保全财产,特定的行为将受到限制。如果义务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强制执行被保全的财产或者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以实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这对于预防和解决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执行难”问题,保障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维护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本质上说,财产保全是一种执行保障措施。(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