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法目的的重要性及解释参考作用

立法目的的重要性及解释参考作用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立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有目的的活动。”任何立法产生的条文都受到其中目的条款的指引。立法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所揭示的法的本质,其与“法的目的”概念是大同小异的。在法律第一条来规定立法目的是我国的立法特色,往往被称为该部法律的“目的条款”。“必设说认为立法目的条款可以作为法律解释的参考作用,因此无论何种法律均需设置立法目的条款。”原《合同法》第1条体现的具体立法目的,

立法目的的重要性及解释参考作用

(一)概念

我国学界就立法目的概念的界定颇多。“立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有目的的活动。”[103]这是从法的本质角度来理解立法目的,符合马克思主义法学特征,我国立法实践也遵循此观点。例如,《立法法》第1条中规定“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意志。立法目的是实现“立法所要实现的意图、所要保护的利益、所要发挥的功能或者想要得到的结果”[104]。任何立法产生的条文都受到其中目的条款的指引。我国学界从不同角度对立法目的进行定义,但殊途同归,皆落脚于阶级意志和利益的维护。立法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所揭示的法的本质,其与“法的目的”概念是大同小异的。法的目的涵盖法的创制与实施的全部运作过程,以及法律制度、法的本质所体现的目标。它主要是从法的总体面向来探讨法的社会效果与理想。立法目的则主要是立法者根据阶级统治需要,在立法之前为制定法律所设定的目标。进而围绕此目标来设计立法方略,决定调整对象与方法,确定立法内容。

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法学家对立法目的这一概念也产生过许多论述,但大多观点囿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理论条件,未能充分结合所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回避了法的阶级属性解析。一味追求朴素的自然法维度的实现正义价值。即便是西方近代法学兴起之初,许多著名法学家也“回避了法的阶级目的、政治目的,即回避了立法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建立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105],他们所提出的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中难以实现的“民主、自由、人权”等追求。例如,古典自然法学家洛克“强调立法目的在于实现自然法则,保护和扩大自由”[106];社会法学家庞德“认为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社会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利益”[107];功利法学家边沁“强调法律最高目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108];历史法学派代表人物萨维尼则“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自发产物,而没有自觉设定的立法目的”[109]

(二)作用

首先,立法目的具有导向作用。立法活动必须以立法目的为导向,应该体现立法者所代表阶级的利益与需要;其次,立法目的还有统一意志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不是统治阶级全部利益的体现,而是共同利益的体现,而实现这种共同利益的方法就是发挥立法目的统一意志的作用,把本阶级内不同利益需求统一到共同的立法目的上来,最终形成阶级的共同意志,避免立法上的矛盾冲突;最后,立法目的可作为价值标准。立法目的的设定有利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各环节的主体,直观地感受到该法是否真正实现了预期社会效果,是否维护了阶级利益。

在法律第一条来规定立法目的是我国的立法特色,往往被称为该部法律的“目的条款”。对于正文中的具体法律规则,“通常情况下也必须明确其立法目的”[110]。此类条款在法律文本中的作用并不是直接具体的,对其存在的必要性引起过一定争议。例如,区分说以部门法发展程度为区别对象来划分政策法和秩序法,认为“并非所有的法律规范都需要立法目的,如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必备的‘秩序法’,因为立法目的早已明确,所以规范目的的意义就不大”[111]。“必设说认为立法目的条款可以作为法律解释的参考作用,因此无论何种法律均需设置立法目的条款。”[112]一般而言,立法目的条款的特征是叙述宏大而宽泛,很难对具体纠纷中的利益进行解释上的指引,其作用主要是对整体立法价值的导向。“立法目的条款的主要功能应定位为立法活动的方向选择、立法论证的有效途径、法律解释的重要标准、公民守法的规范指南。”[113]

(三)种类

从立法目的形式和现象角度来进行界分,是目前的主流分类方式。“从横向来看,立法目的可以分为立法的总体目的,立法体制目的,构建立法体系目的,立法部门的目的,单项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等;从纵向来看,多层次的立法目的大致可以分为最高层次的国家立法总目的,以及衍生出的各种具体立法目的。此外,就立法内容性质而言,又可以分为立法政治目的、立法经济目的、立法社会目的、立法伦理目的等。”[114]也可从立法意图的角度来进行界分,将立法目的分为主观目的和客观目的。“鉴于法具有滞后性,因此实际执法过程中,存在由于情势变更而出现的司法实践偏离立法意图的情况。将立法者意欲表达意图称为立法的主观目的,而将执行者根据新形势需要赋予的新意图称为客观目的。”[115]

(四)当代中国立法目的

宪法》序言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由此衍生出的具体立法目的分布于我国类别丰富的部门法中。我国立法实践要求明示立法目的,多表述为“为了……制定本法”;而宪法或其他法律对制定某部法律有明确规定时,还需要明示立法依据,表现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或“根据某法,制定本法”;此外,具体立法目的一般被放在每部法律第一条。以下就除宪法以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其他六类立法的具体立法目的予以一定的列举性说明。(www.xing528.com)

其一,民商法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60条规定:“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伴随民法典对既有分散体例下相关法律的整合,相应立法目的也具体融入新的法典中。《民法总则》第1条原封不动进入《民法典》,成为体现具体立法目的的第1条,即“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而原《物权法》第1条体现的具体立法目的,即“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现被浓缩成《民法典》第205条“本编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民事关系”简短的一句话。原《合同法》第1条体现的具体立法目的,即“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现浓缩成《民法典》第463条“本编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这些被废止的法律也是如此。

商法类法律繁多,大多是为规范公司行为、保护公司及公司有关人员的利益,例如《公司法》具体立法目的,即该法第1条,“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其二,行政法类。该类法律的立法目的可以用“规范权力,保障权利”来概括。《行政处罚法》第1条:“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行政许可法》第1条:“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行政复议法》第1条:“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此条核心内容可总结为,监督、维护合法权益以及解决争议,“虽然在内容上,‘监督行政’、‘维护权益’、‘解决行政争议’有着不同的价值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将三者同时列于行政复议立法目的条款之中”[116],但需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内部关系,诸如以何者为优先目的、三者如何形成良性互动等。

其三,经济法类。该类法律的立法目的通常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条:“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条:“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食品安全法》第1条:“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其四,社会法类。该类法律的立法目的通常是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保险法》第1条:“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劳动法》第1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其五,刑法类。我国刑事立法比较统一,具体立法目的见于《刑法》第1条,即“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此外,《刑法》分则各部分、各条款均有一定立法目的的明确表述,一般以保障某种“法益”为目的进行规定。

其六,诉讼法类。该类法律的具体立法目的多是保证实体法律的执行及程序正义的实现。我国目前有三大诉讼法,各法具体立法目的都在第一条或者第二条。《行政诉讼法》第1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事诉讼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刑事诉讼法》第1条:“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此外,《仲裁法》也属于诉讼程序类立法。该法第1条:“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