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国防项目管理下册-程序与方法

现代国防项目管理下册-程序与方法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项目后评价的现场调查与资料整理。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方法,包括前后对比法和有无对比法。逻辑框架法逻辑框架法是项目后评价进行综合性分析时常用的方法,目前它已成为国外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表17-1 逻辑关系1)项目目标:体现为企业发展计划、规划、政策方针等对项目提出的目标要求,往往是企业投资决策的整体目标。

现代国防项目管理下册-程序与方法

1.后评价的程序

(1)项目后评价计划

项目后评价计划的制订应越早越好,最好是在项目前评估和项目执行过程中就确定下来,以便项目管理者和执行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注意收集资料。从项目周期的概念出发,每个项目都应重视和准备后评价的工作。因此以法律或其他国家规定的形式,把项目后评价作为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而确定下来就显得格外重要。项目前评估和跟踪评估是项目后评价的基础,所以项目后评价计划也应与项目前评估和跟踪评估的计划一起考虑,以便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组织的战略决策服务。

(2)项目后评价内容的确定

由于项目后评价的范围很广,因此要很好地安排,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并在项目后评价实施之前必须明确评估的范围和深度。项目后评价的范围通常是以项目后评价任务书的形式确定,包括:后评价的目的、内容、时间等,特别是对有关项目后评价必须完成的特定要求应给出十分明确而具体的说明。国内外通行的项目后评价任务书的主要内容有六点:第一是项目后评价的目的,第二是项目后评价的范围,第三是项目后评价的内容,第四是项目后评价的方法,第五是项目后评价项目使用的指标体系,第六是项目后评价的经费和进度。

(3)项目后评价咨询专家的选择

项目后评价的工作通常分两种,其一是自我评价,其二是独立评价,多数情况下应该使用独立后评价的方法。在独立后评价阶段需要委托一个独立的评估机构或咨询单位去实施,或由组织内部和对独立的后评价专门机构来实施。一般情况下,项目后评价要确定一名负责人,该负责人不应是参与过此项目评估、决策和实施的人。该负责人聘请和组织项目后评价专家组去实施后评价。项目后评价咨询专家的选择要根据所评项目的特点、项目后评价的要求和专家的专业特长以及经验来选择。

独立的项目后评价专家组也要由内部和外部两部分人组成,其中的内部人员就是组织内部的专家,因为他们既熟悉项目前评估和跟踪评估中的情况和过程,又比较了解组织开展项目后评价的目的,但是在项目后评价中他们不能作为主要的评估人员。外部人员就是项目后评价咨询机构的咨询专家,这些外部专家一般更为客观公正和更加熟悉项目后评价的专业和程序,从而能够做出独立的项目后评价结论。

(4)项目后评价的实施

在项目后评价的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项目后评价的实施,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项目后评价书面资料的收集。项目后评价的实施首先应该从资料收集入手,项目后评价的基本资料应该包括:项目自我后评价的报告、项目完工报告、项目竣工验收报告;项目决算审计报告、项目概算调整报告及其批复审批文件;项目开工报告及其批复文件、项目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项目前评估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审批文件等。

2)项目后评价的现场调查与资料整理。项目后评价实施的另一项内容是现场调查与分析,这一调查分析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的实施情况、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项目目标的合理性、项目的作用和影响等。然后使用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的结果对项目的各种资料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整理,以便能够开展相关的分析和得出结论。

3)项目后评价的分析和结论。根据项目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结果,人们就可以对全部信息进行全面而认真的分析,从而得出项目后评价的结论了,这方面的分析主要包括的内容有:项目实际结果的分析与评估、项目前后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与评估和项目未来发展的预测分析与评估三个方面。其中,项目实际结果的评估主要分析项目的成功程度和原因、项目的成本收益情况、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和项目成功与失败的主要经验等。项目前后评价的比较分析的主要内容是比较项目前评估和项目后评价各项指标的差异、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评价项目前评估的有效性和可信度等。对项目未来发展的预测评估包括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估,项目经验教训的分析与评估和项目未来发展的对策研究等。

(5)项目后评价的报告

项目后评价报告是项目后评价的最后一步工作,它是项目后评价各种评估结果的汇总和撰写。项目后评价报告必须真实反映评估结果,客观描述评估与分析的问题和情况,认真全面地给出对于项目后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项目后评价报告不但有报告的功能还有绩效评估的功能和改善项目后续发展以及提高组织未来决策质量的作用,所以项目后评价报告的内容必须能够起到这些相关的作用。项目后评价报告没有相对固定的内容格式,对其要求包括:报告的文字和数据准确清晰并尽可能不要用过分的专业化词汇。报告应包括:摘要、项目概况、评估内容、主要问题、原因分析、经验教训、结论和建议、评估方法说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结论等。

2.后评价的方法

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比较法(也可称作对比法),就是将项目投产后的实际情况、实际效果等与决策时期的目标相比较,从中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进而总结经验、教训。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方法,包括前后对比法和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是将项目实施前与项目建成后的实际情况加以对比,测定该项目的效益和影响。项目后评价阶段要将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前评价阶段所预测的建设成果、规划目标的投入产出、效益和影响与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实际情况相比较,从中找出存在的差别和原因。这种对比是进行项目后评价的基础。有无对比法是将项目的建设及投产后项目地区内的实际效果和影响与如果没有这个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加以比较分析。由于项目所在地区的影响不只是项目本身带来的,而且还有项目以外其他因素的作用,因此,这种对比的重点是分清这种影响是项目带来的还是项目以外的因素的作用,以分析项目评价的增量效应和社会机会成本。(www.xing528.com)

(2)逻辑框架

逻辑框架法是项目后评价进行综合性分析时常用的方法,目前它已成为国外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它是将项目的多个因果关系动态组合起来,用一张框图作为工具来分析其内涵关系,逻辑关系见表17-1,以确定项目范围和任务,分清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的手段的逻辑关系,以评价项目活动及其效果。

表17-1 逻辑关系

978-7-111-57741-6-Part01-6.jpg

1)项目目标:体现为企业发展计划、规划、政策方针等对项目提出的目标要求,往往是企业投资决策的整体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要求项目必须与国家发展目标、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等要求相联系。项目目标往往需要多个具体目标(单项工程)的贡献才能实现。

2)具体目标:是指“为什么”要实施这个项目,是项目达到的直接效果和作用,是项目后评价的重要依据,一般应考虑项目为企业和社会群体带来的效果。这个层次的目标由项目决策机构和独立的评价机构来评估确定,往往一个项目有多个具体目标。

3)项目产出:这里的“产出”是指项目“干了些什么”,即项目的建设内容或直接产出物。一般要提供可计量的直接结果,要直截了当地指出项目所完成的实际工程。各项成果是为实现项目目标必须达到的具体目标。它们从其效果来看应是合适的、必要的、足够的。

4)项目投入:该层次是指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内容,包括人、财、物和时间等的投入。项目投入要详细到可以运作的程度,要做到可行性和可信度的结合。

(3)项目成功度评价法

项目成功度评价法又叫综合评价法。它是对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的成败程度进行定性分析的一种方法,依靠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对项目的成功度作出结论。

项目成功度分为完全成功的、成功的、部分成功的、不成功的、失败的五个等级。

1)完全成功的:用AA来表示,项目的各项目标都已经全面实现或被超过;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实现了巨大的效益和影响。

2)成功的:用A来表示,项目的各项目标都已全面实现或被超过;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取得预期的效益和影响。

3)部分成功的:用B来表示,项目的大部分目标已经实现;相对成本而言,项目达到了预期的效益和影响。

4)不成功的:用C来表示,项目实现的目标非常有限;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几乎没有产生什么正效益和影响。

5)失败的:用D来表示,项目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或无法实现;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得不偿失。

在测定各项指标时,采用打分制,按评定等级标准AA、A、B、C、D五个等级来表示。通过指标重要性分析和单项成功度结论的综合,可以得到整个项目成功度指标,也用AA、A、B、C、D表示,填在表的最后一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