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国之道:君王待百姓之法

治国之道:君王待百姓之法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文王问姜太公说:“我想请教一下治理国家的要务。如果想使君王受到百姓的爱戴,百姓又生活安定,应当怎么做呢?”

治国之道:君王待百姓之法

【原文】

文王问太公曰:“愿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

【译文】

周文王问姜太公说:“我想请教一下治理国家的要务。如果想使君王受到百姓的爱戴,百姓又生活安定,应当怎么做呢?”

姜太公回答:“只要爱民就可以。”

【原文】

文王曰:“爱民奈何?”

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

【译文】(www.xing528.com)

周文王说:“如何才叫爱民呢?”

姜太公回答:“使百姓获得好处,而不加以损害;使百姓成就各自的事业,而不加以破坏;使百姓安居乐业,而不加重刑罚,滥杀无辜;多多给予人民实惠,而不去掠夺他们;使人民生活安乐,而不使他们感到痛苦;使人民心情愉悦,而不使他们怨恨愤怒。”

【原文】

文王曰:“敢请释其故[43]。”

太公曰:“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44],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45],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宫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46],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

【译文】

周文王说:“恕我冒昧,请您详细解释其中的缘由。”

姜太公说:“使百姓不失去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使他们获取利益;使农民不耽误农时,就是帮助他们从事生产;减轻刑罚,就是保障百姓的生命;减轻赋税,解除各种负担,就是给予人民实惠;不轻易营建宫室台榭,就是使百姓生活安乐;官吏清正廉洁,不苛剥扰民,就是使百姓心情愉悦。反之,使百姓失去了自己的工作,也就是损害他们的利益;使农民失其农时,也就是破坏他们的生产;百姓无罪而对他们妄加惩罚,也就是伤害他们;加重赋税,横征暴敛,也就是去掠夺他们;大兴土木,营建宫室台榭,从而导致民力凋弊,也就是使百姓感到痛苦;官吏贪污,苛剥扰民,也就是使百姓心怀怨恨和愤怒。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统御臣民就如父母疼爱子女、兄长爱护弟弟一样,看到他们忍饥受寒就为之忧心,看到他们吃苦受累就为之悲伤,对他们施行赏罚就如同赏罚自己一样,向他们征收赋税,就如同索取自己的财产一样。这就是爱民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