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曾国藩之道:百姓立场看问题

曾国藩之道:百姓立场看问题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勤”是勤劳,“敬”是看重。我不相信,老百姓实际上大多都是糊里糊涂的,他怎么知道他要什么?“爱民”应该是说“我站在你的立场,我替你考虑,我来照顾你,如果有你不懂的,我还要教训你,直到你懂为止”,这样才叫“爱民”。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做公益也需要注意,别人来捐钱,首先要看看人家这个钱是怎么赚的。“知人必慎于听言”,要会听话。“古人修身治人之道,不外乎勤、大、谦。勤所以儆惰,谦所以儆傲,大即兼备。”

曾国藩之道:百姓立场看问题

第九卷,勤敬。“勤”是勤劳,“敬”是看重。“为治首务爱民”,“爱民”不是顺应民意,我们现在两岸都在谈要顺应民意,西方人也说老百姓最喜欢什么,他自己最知道,真的是这样吗?我不相信,老百姓实际上大多都是糊里糊涂的,他怎么知道他要什么?不要假借这个名义行事。“爱民”应该是说“我站在你的立场,我替你考虑,我来照顾你,如果有你不懂的,我还要教训你,直到你懂为止”,这样才叫“爱民”。

“爱民必先察吏”,爱民的第一步就是看自己用的人对不对,看他有没有乱来。“察吏要在知人”,你怎么能判断用他到底对不对呢?这就需要你自己首先要会看人,也能懂人、理解人。比方说,你邻居家有老人去世了,你二话不说,马上为老人捐棺材、办后事,这样对不对?如果他的子女有能力做这些事,那你为什么要剥夺他们行孝的机会呢?他们需要你帮忙,你当然可以帮,但是如果他们能做,你就得让他们自己做,你剥夺他们行孝的权力干什么呢?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做公益也需要注意,别人来捐钱,首先要看看人家这个钱是怎么赚的。别人辛苦得要命赚来的钱,你也好意思收吗?那你的良心在哪里呢?你就得告诉他:“你养家最重要,你有这个心意就好了,我不会收你的钱的。”如果不考虑这些情况,整天只知道喊“大家都来捐,都来做好事,积功德”,这样就与你的初衷相背离了。

“知人必慎于听言”,要会听话。听一个人说几句话,我们就能知道他大概是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言为心生,他嘴里说的话,很多时候会把他心里的想法透露出来,而我们知道他的心,也就能知道他的命,就能知道他的一切。当然这个功夫也是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去培养、去修炼的。现在我们总爱让别人说清楚,可是他如果都说清楚了,你的功力就用不上了,而且他也不可能讲清楚,因为他往往会有很多顾虑或者别的原因。

假设你问一个人他昨天下午三点钟在做什么,他如果立刻就告诉你他那时候在做什么,那接下来他就惨了,为什么?因为你马上会说:“你明明还去干什么干什么了,你这一点没有说,是什么道理?你想隐瞒什么?”那他不就完了吗?如果换成是我,我就不会像他那么老实、听话。你如果问我昨天下午三点钟在做什么,我就会表现得很轻松,因为我懂《易经》,这时候我的功夫就显出来了,“昨天下午三点钟我在干什么?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当然,这可能会让你很生气,但是你本来就没有权力问我,可我也不能直接说“这是我的隐私,我不能讲”。这才是中国功夫。现在很多年轻人就不懂,只知道说“你不要问,这是我的个人隐私”,别人听了肯定就会想,“你一定做了坏事,不然干吗强调什么隐私权?”(www.xing528.com)

一个人如果会听话,就会知人;会知人,就会用人;用对人,事情就解决一大半了。“喜爱的人要能知其短处,厌恶的人要能知其长处。”我们现在完全不是这样。坏人就是什么都坏,好人就是什么都好,这怎么可能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也都会有自己的缺点,也会有很多面,而不可能只是“单面”的。

“首先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然后再去访察别人的言论。”这两点都要做到,否则就还是会很容易上当。容易上当的人,用闽南话讲,就叫“耳朵轻”。凡是听到什么话就相信的人,别人很难与他相处。怎么与他相处呢?他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才会一层层被蒙骗,那他最后的结局肯定会很惨。“古人修身治人之道,不外乎勤、大、谦。勤所以儆惰,谦所以儆傲,大即兼备。”勤劳才不会懒惰,谦虚就不会骄傲,而“大”就是“勤”“谦”二者兼具,这三点合起来,就是古人修身治人的最大法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