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作任务七 班级的进餐管理

工作任务七 班级的进餐管理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操作进餐管理内容:班级进餐管理主要包括进餐前的准备、进餐中的引导、进餐后的整理三部分。进餐时教师要巡视,及时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学生实训实训地点:托幼园所实训内容: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进入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进餐前、进餐中、进餐后的管理,总结注意事项。

工作任务七 班级的进餐管理

◆实践操作

进餐管理内容:班级进餐管理主要包括进餐前的准备、进餐中的引导、进餐后的整理三部分。

一、进餐前的准备

进餐前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以保证幼儿顺利进餐,具体做法如下:

(1)进餐前15分钟开始做准备工作。

(2)安排幼儿有序地上厕所,洗手。

(3)请幼儿帮助老师摆放桌椅

(4)如果有时间,可以安排一些活动,例如教师介绍当天要吃的食物以及营养价值,有关食物的生长过程和制作方法,就餐礼仪以及哪些食物不健康等有关食品健康的小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幼儿纠正偏食、挑食等不好的习惯。同时要注意就餐环境的创设,一个温馨愉快的就餐环境有利于食物的摄入和消化。

二、进餐中的引导

进餐中教师主要做好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里完成进餐。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为每位幼儿分饭菜(饭菜量的多少由教师平时观察每位幼儿的进餐量决定)。

(2)进餐时教师要巡视,及时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

(3)在进餐中,不鼓励催促幼儿吃饭,例如让幼儿进行比赛等方法。

(4)不要求幼儿必须将碗中的饭吃完(如果可以吃完,但是碗中还剩有几个饭粒,可以让幼儿将饭粒吃干净)。

(5)在幼儿吃饭的过程中不批评幼儿,例如有的孩子吃饭说话,教师可以提醒幼儿,但是不能批评。幼儿情绪的好坏影响到对食物的消化,可以将问题放到饭后去解决。(www.xing528.com)

(6)进餐时教师不能在一旁聊天,谈论饭菜做得不好吃,或者自己不喜欢吃等话题。

(7)教师要保持积极的情绪,因为教师对饭菜的种类或者做法表现出类似皱眉的动作时,会影响到幼儿对饭菜的看法。

(8)鼓励幼儿独立吃饭。

三、餐后的整理

在进餐后,教师通常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指导幼儿将碗等餐具送回到指定的地方。

(2)指导幼儿进行漱口、擦嘴、洗手等工作。

(3)教师进行桌面的清洁消毒工作。

(4)在活动区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或者带幼儿到户外(天气冷或者雨雪天气时可以在走廊)进行散步

◆学生实训

实训地点:托幼园所

实训内容:

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进入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进餐前、进餐中、进餐后的管理,总结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