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结果:电子数据取证的标准和规范选用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电子数据取证的标准和规范选用因素分析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前电子数据取证标准和技术规范还不够全面的前提下,对电子数据鉴定标准体系框架研究的重点无疑是对整个电子数据取证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对司法实践中实务人员选用取证标准和技术规范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不同的案件对应着不同的电子数据源,不同的证据源也影响着取证人员如何精确地选取取证标准和技术规范。取证设备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包含取证设备的技术要求、设备的检测与校准方法等。

研究结果:电子数据取证的标准和规范选用因素分析

(一)电子数据鉴定标准体系框架

我国学者郭弘提出了电子数据取证标准拟分为4类的设计思路,分别为基础标准、方法标准、设备标准和管理标准。[23]上海辰星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及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信息网络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金波研究员等提出了电子数据鉴定标准体系框架[24],如图5-1所示。

图5-1 电子数据鉴定标准体系框架图

分析该鉴定标准体系框架,不难发现该体系框架包含三个基础因素,一是电子数据鉴定对象,包括设备和介质数据;二是电子数据鉴定对象的状态,主要分为静态和动态的电子数据;三是电子数据鉴定的过程和方法,强调了电子数据取证的3个阶段,即证据获取、证据分析和证据表现阶段。该体系框架在鉴定对象、鉴定对象状态和鉴定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取证和鉴定设备标准、取证和鉴定方法标准和实验室管理标准的设计思路。

(二)选择取证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考虑因素

从取证的角度,取证包括证据提取、固定、移交、分析等各个取证阶段的工作,电子数据鉴定或电子数据分析是整个取证环节中的一环。在当前电子数据取证标准和技术规范还不够全面的前提下,对电子数据鉴定标准体系框架研究的重点无疑是对整个电子数据取证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对司法实践中实务人员选用取证标准和技术规范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借鉴电子数据鉴定标准体系框架提出的三个基础因素,笔者认为取证人员在选择取证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电子数据取证时需要考虑3个因素:取证过程规范性、取证对象的精准性、取证方法的针对性。(www.xing528.com)

1.取证过程的规范性

通俗点讲,取证过程指的是从证据获取到证据的法庭呈堂供证阶段。规范化的取证过程首先是电子数据的发现、固定和提取操作的规范,具体表现为电子数据取证应有事前准备阶段、现场勘查的证据提取和固定等规范操作。其次是电子数据分析或鉴定的规范,在侦查机关的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或第三方司法鉴定机构对电子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操作的规范化。最后是电子数据陈述阶段的规范化。

2.取证对象的精准性

这里的取证对象指的是取证的证据源。证据源包括介质载体和依附其载体上的不同证据形态的电子数据。常见的介质载体有电脑、移动硬盘、网络服务器、U盘、手机及各类存储卡、数码相机摄像录音设备以及智能设备等。不同证据形态的电子数据包括网页、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登录日志、数据库、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贴吧、网盘等、通信群组、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的通信记录、用户的转账支付记录、电子交易记录、用户数字证书等电子文件。不同的案件对应着不同的电子数据源,不同的证据源也影响着取证人员如何精确地选取取证标准和技术规范。[25]

3.取证技术方法针对性

与传统取证不同,电子数据取证工作与技术是紧密相联的,取证技术方法的重要载体是取证设备工具,电子数据取证离不开取证设备和取证技术方法的支持。取证人员在选择取证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电子数据取证时需要考虑取证技术,也需要考虑取证设备。取证设备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包含取证设备的技术要求、设备的检测与校准方法等。取证技术又分为数据采集、固定、保存、检验分析与展示的技术,例如,电子数据固定保全技术方法、电子数据的关联分析技术方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