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应用实例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应用实例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包括指挥中心、会诊中心医院和各区县医院/联盟医院。定点医院在同意收治病人后,可及时获取到病人相关信息及目前诊疗情况。(二)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图2-15会诊系统的整体构架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搭建了远程会诊平台,也为信息的及时上传下达提供了交流平台。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完善了交班系统。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应用实例

(一)远程会诊制度的实际应用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相关要求,通常会建立三级会诊网络体系。包括指挥中心、会诊中心医院和各区县医院/联盟医院。

指挥中心:实时监控全市(区域)疫情数据,包括各区县患者分布地图,确认、疑似患者数量,各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占比,并可通过视频布置防疫应对措施,调配医疗资源,保障整个医疗体系正常运转;

图2-14 三级会诊网络体系流程图

会诊中心医院:审核会诊申请,实现专家组通过视频为传染性患者提供无接触会诊,会商治疗方案,接收其他医院转诊过来的患者;

各区县医院/联盟医院:申请远程会诊,下载会诊报告,实时上传传染病疫情数据到指挥中心,转诊确诊病人到会诊中心医院。

搭建会诊中心医院和各级医院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实时将会诊室或患者影像以及医疗数据由高速网络传输到会诊中心,由专家远程进行病情会诊,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互动,在医学专家和病人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程专家的诊疗。

通过会诊平台还可以实现双向转诊的功能,对确诊感染传染病,而本院条件所限无法收治的病人,通过负压救护车转诊到定点医院,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救治。定点医院在同意收治病人后,可及时获取到病人相关信息及目前诊疗情况。

(二)大数据平台的应用

图2-15 会诊系统的整体构架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搭建了远程会诊平台,也为信息的及时上传下达提供了交流平台。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大数据的实时监测与统计,可以让医院更直观、更迅速地掌握疫情情况。

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平台,中心医院/区县医院与指挥中心和CDC国家中心之间形成了数据共享关系。通过大数据平台,利用信息系统完善信息报送,对发现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和疫情网络直报,达到提高新发和突发传染病预警能力的目的。

图2-16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展示界面

上报并汇总数据后,指挥部可以直接看到区域内疫情的实时情况,并及时调整医疗资源的分布,制订正确的应对方案,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对防止疫情起到关键作用。

(三)交班系统(www.xing528.com)

传统的交班方式多是人工填写交班记录,这容易造成交班记录不全、不规范,也不利于及时查阅和归档。因此,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完善了交班系统。通过PC端登录交班系统后,医生通过在电脑上进行一系列操作就可以顺利完成交接班,所有的记录都能够及时保存和查询。

交班系统的建设坚持了方便、简洁、易用、规范、自动化等原则,设计时主要考虑:

(1)自动提取HIS、LIS、EMR、PACS等系统的相关信息,形成患者基本信息列表;

(2)对于缺少的信息,可通过选择病人的方式快速录入;

(3)实现远程交接班;

图2-17 PC端交班系统

图2-18 远程会诊视讯

启用交班系统以后,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交班质量,同时规范并加强了监督管理,还能防止聚集性事件的发生。

利用交班系统,可自动对本科室/病区内的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医护人员只需要对特殊事件进行录入说明,大大节省了日志书写时间;从HIS、EMR、LIS、PACS等系统中获取病人的诊断记录、病情情况、医嘱记录、实验室数据等信息,有助于接班人员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交班记录都保存在后台数据库中,有助于管理部门(如医务科、护理部)方便查看交班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加强交班管理和核心制度的落实;可通过平板电脑、移动查房等设备实现隔离区内外同时开展远程交班,这不仅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也可以节约医院的医疗物资。

(四)移动查房车的应用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辅助疫情研判、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创新性提出了使用移动可视会诊查房系统运用于疫情防控系统的理念,在原有的远程会诊视讯车基础上,集成医院的HIS、LIS、电子病历、PACS等核心业务系统,部署到发热门诊、各个留观病区和隔离病区,实现了一线医务人员和会诊专家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一线值班医生也可以及时与会诊专家进行病情讨论及交流。实现了会诊专家、值班医师、疑似病例患者三方互动,降低了医护人员二次暴露的风险。将专家组医疗资源集中,能更及时地处理病情,减少了漏诊及误诊。节约了隔离服等防护用具,节省物资。简化并优化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用远程会诊系统,专家组每天可会诊30个患者,避免患者因等待而延误病情,减轻了临床一线医师的负担,极大地方便了一线医师。

以下是远程会诊视讯车的介绍:

远程会诊视讯车(如图2-19),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连接的底座(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和安装在第二立柱(3)顶部的摄像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通过设置在第二立柱(3)上的至少一条第二滑槽(31)轴向滑动,所述第二立柱(3)的两个相对侧壁对称安装有用于支撑显示器(5)的可伸缩并能进行180°摆动的横臂(4)。

将移动查房和远程会诊合二为一,在疫情形势严峻、物资短缺的特殊时期,这个创新既减少了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又给医院节约了大量的防护物资,为专家和患者沟通搭建了便利的平台,增强了患者战胜疫情的信心。同时,系统新增了会诊资料管理、会诊意见上传等功能,方便会诊专家和一线医生查询历次会诊意见和会诊资料,实现了疑似和确诊患者的全程管理。

图2-19 远程会诊视讯车介绍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