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人始祖在长阳:学界评说与考古专著

巴人始祖在长阳:学界评说与考古专著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我国早期巴人的起源,近二三十年来,学术界讨论得比较热烈。特别是2004年9月,由笔者主编的《清江考古》和《清江考古掠影及出土文物图录》等三部考古专著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后,在学术界震动更大。

巴人始祖在长阳:学界评说与考古专著

关于我国早期巴人的起源,近二三十年来,学术界讨论得比较热烈。有的根据历史文献进行探讨,有的根据民族学资料进行研究,有的则根据出土的历史文物进行考证。一般说,一些专家、学者们比较注重地下出土文物并结合历史文献和某些民族学资料进行考察和综合研究。从已发表的一些观点和意见来看,认识已在逐步接近和统一,甚至可以说已基本形成共识。

我国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童恩正,在他1979年所著《古代的巴蜀》一书中,认为古代巴人是廪君的后代,是清江流域的土著。因巴人最早居住在武落钟离山,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内。已故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也在他所作《关于文化发展的新探索》一文(载《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中说:“在宜都的连花堰、古老背、红花套、白水港等地(在清江与长江交汇地带附近),曾找到了许多相当于商代前后的早期巴人遗址。”并说“巴人文化则是沿清江而到达长江之岸”。

湖北大学教授刘先枚和台湾成功大学教授李冕世合撰的《安州六器考及附记》一文(载《山海经与中华文化》一书),在谈到安州六器考证的重要问题时,认为是在于补证周初南征“虎方”的历史,即让这段历史通过地下遗物展现出来。言“虎方”即“巴方”,亦即秦汉的“白虎复夷”(作者注:应为白虎夷),现在的土家族。具体位置,应是在西至(长阳)招徕河西面的盐池,东至(长阳)龙舟坪,北至秭归县长江边,南至五峰县南这一地区,也就是古代巴族兴起之处。以后周朝建立,沿商代的称呼称这里为“虎方”。

笔者从20世纪80年代起,意欲揭开古代巴人起源之谜,便在当时配合清江水电建设工程的考古发掘工作中,认真地寻觅古代巴人的遗物遗迹。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如前所述,在清江中下游的长阳地区先后发现了以香炉石遗址为代表的一大批早期巴文化遗址及巴人墓葬。尤其是香炉石遗址,出土了近万件的早期巴文化遗物。不仅遗物丰富,而且巴文化的特征还非常典型,并具有代表性。在经过仔细考察和对比研究后,不仅可以说明清江长阳及其附近地区是早期廪君巴人的发祥地,还可说明附近长江三峡地区也都是早期廪君巴人控制的势力范围。至于渝东、川东和陕南汉水上游城(固)洋(县)地区的早期巴文化,也都是在鄂西早期廪君巴人强大之后巴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并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所形成的。如西北大学著名考古学家赵丛苍教授在20世纪末,率队在陕南城固宝山以及渝东、川东一带所做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已基本弄清陕南汉中盆地城洋地区的早期巴文化,是“较早活动于鄂西一带巴人的一支,于商代早期晚些时候向西北方向迁徙,逆江而上,大约于大宁河或其他河谷通道北上进入汉水流域”的。赵教授的这一看法,不仅得到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教授的赞同和肯定,被认为是极有启发的新见解.而且同笔者的前述观点也是不谋而合的。

的确,清江流域早期巴文化的发现,不仅在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已产生极大的影响,就是在民族学界也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如1994年10月18日最先由《中国文物报》以一整版的篇幅,对清江长阳香炉石早期巴文化的发现作了报道后,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土家族通史》主编、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著名民族学家李绍明教授就在给笔者的信中指出:“清江考古获重大发现,改变了原有许多模糊认识。我们将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写入《土家族通史》。”几年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考古学家柴焕波教授,在考察了遗址现场和出土的大批文物后,给笔者的来信更表明:“香炉石遗址的丰富与单纯性,给我极深的印象。作为一个单纯民族的标尺,是顺理成章的,将其命名为‘香炉石文化’是合理的。”

到了21世纪初的2003年6月,由笔者编著的《考古发现与早期巴人揭秘》一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影响更大,不少专家看了后都纷纷发表讲话。如从事巴蜀文化研究的学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年高八旬的著名考古学家王家佑教授在信中称:“昔日读潘光旦老师《土家研究》(四期)是文献里程碑,今读阁下《巴人揭秘》可称第二里程碑,可喜可贺……大有解密之功。”(www.xing528.com)

特别是2004年9月,由笔者主编的《清江考古》和《清江考古掠影及出土文物图录》等三部考古专著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后,在学术界震动更大。首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教授,在为中科院著名考古泰斗贾兰坡院士生前题写书名的《清江考古》一书写的序言中,就对“香炉石文化”的提出、确认及其学术意义作出了很高评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清江流域是我国巴人的发祥地。恰好在长阳香炉石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早期巴文化的遗存。这些遗存较以往其他地区发现的早期巴文化而言,显得考古资料更为丰富,更具有典型性,对探讨、解决早期巴文化的时代起源等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以香炉石遗址命名的‘香炉石文化’,为早期巴文化确立了一个科学的标尺,它也将使巴文化考古学研究更加深入。”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另一位考古学家曹定云研究员,在以《长阳古人类与古代巴人历史的再现》为题,给《清江考古》一书写的一篇书评中,更对香炉石遗址的发现作出了极高评价:“它获得香炉石遗址的材料。揭开了古代巴人的历史之谜。此次清江考古中,香炉石遗址是最为重要的遗址。……文物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长江以南夏、商、周时期的考古中,实不多见。……发掘者将其命名为‘香炉石文化’,即早期巴文化。这一文化名称的界定无疑是正确的。它为研究巴人的起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原载《文物考古与探索发现》一书,《香炉石》一书转载)

《清江考古》《清江流域古动物遗存研究》和《清江考古掠影及出土文物图录》等三部清江考古文献首发式大会,2004年10月18日在鄂西清江长阳隆重举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教授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湖北省文物局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都发来贺电,祝清江考古文献首发仪式成功举办!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贺电中还特别强调指出:“《清江考古》等三部著作……它不仅较全面、系统、科学地向历史考古学界提供了新颖而丰富的第一手实物研究资料,而且也为我国民族学界关于土家族的先祖巴人的老家在清江长阳的论证,提供了可靠而科学的证据。”

总之,我国学术界对香炉石早期巴文化遗址的发现,是非常重视的,评价很高。因它的发现,不仅揭开了我国古代巴人的起源之谜。而且也开创了我国早期巴文化研究的新局面!

[原载《三峡文化》2008年第3期,《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