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漫文化对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

动漫文化对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动漫中一些虚构情节容易误导儿童寻找虚幻的心理寄托,产生依赖心理。动漫中的人物形象成了儿童心理的救世主。因模仿动画片中灰太狼烤羊的情节,有两个孩子被同伴绑在树上点火焚烧,导致大面积烧伤。其中,大部分儿童每天观看动漫作品的时间超过了3个小时。(四)使儿童缺乏真实生活的经验长时间观看动漫作品,减少了儿童户外运动的时间,使儿童缺少与真实生活接触的机会,缺乏与他人的沟通,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

动漫文化对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

(一)对儿童思维发展不利

近年来,随着我国动漫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出的几部热播国产动画片更是成为孩子们的课外“必修课”,《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大耳朵图图》、《熊出没》等大热动画片更是受到儿童的强烈追捧。动漫中一些虚构情节容易误导儿童寻找虚幻的心理寄托,产生依赖心理。曾听说一个小事例:幼儿园的院子里,气球不小心飞走了,绊在了树梢上。老师启发孩子们:“有什么方法把气球拿下来?”孩子们脱口而出:“奥特曼!”“像奥特曼一样飞上去拿下来。”动漫中的人物形象成了儿童心理的救世主。这种信息传达给儿童时,他们没有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产生了心理寄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长久对儿童思维发展不利。[3]

(二)对儿童形成健康人格不利

儿童年龄太小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且模仿力极强,他们会自动把动漫作品里的一方当做正义的代表,进而去模仿、学习,其实并不懂自己的行为有多大危险性。

今年5月,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部近年来大受追捧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陪伴了许多孩子们的闲暇时光。但是,却给江苏省东海县的两个孩子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因模仿动画片中灰太狼烤羊的情节,有两个孩子被同伴绑在树上点火焚烧,导致大面积烧伤。乍一看新闻,我们都感到无比的震惊,可震惊之后应该是深深地反思,为什么孩子看完动画片后会产生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动漫作品中的某些情节确实不适合儿童观看?

有人统计过,光《熊出没》一集动画片中就有21处脏话,而在《喜羊羊与灰太狼》全集中,灰太狼一共被红太狼的平底锅砸过9 544次,被喜羊羊捉弄过2 347次,被食人鱼追过769次,被电过1 755次。而如此多充斥着暴力和脏话的动漫作品每天在各大卫视反复播放,孩子们耳濡目染,同时他们又尚未形成正确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很容易受到动画片的影响,进而就会相继模仿,会给儿童带来很大的身心方面的影响,甚至有些儿童在和同伴产生争执时,会以暴力的行为解决问题,从而影响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

伴随着动漫作品的播放,其周边产品也深受儿童喜爱,如“米奇”的衣服、“Hello Kitty”的书包、“奥特曼”救人的动作玩具、叫嚣着“嫁人就要嫁灰太狼”的口水歌。在儿童的眼里这些就是时尚,是他们个性的展示,是他们互相攀比的元素。而追求这些所谓的品牌所反映出来的炫耀性消费,也不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www.xing528.com)

(三)对儿童身体健康发展不利

据统计,城市儿童平均每天看动画片的时间超过1.5小时。中国儿童中心对全国30多个省市的12 418名学龄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做功课、玩、看电视是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三大活动。其中,大部分儿童每天观看动漫作品的时间超过了3个小时。电视、电脑等媒体设备具有高频辐射,长时间盯着屏幕,减少了儿童眼球运动的机会,导致视力下降。而且很多儿童是边看电视边吃饭,这样会使儿童胃肠消化功能降低,运动过少,造成身体发胖,体质下降,影响以后身体健康发展。

(四)使儿童缺乏真实生活的经验

长时间观看动漫作品,减少了儿童户外运动的时间,使儿童缺少与真实生活接触的机会,缺乏与他人的沟通,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

儿童在成长初期,其思维、情感发展需要直接感受。动漫作品,到底是人们幻想出来的产物,并没有真实情境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深刻。现在儿童生活在高科技时代,通过电脑、电视等媒体他们可以认识星空,了解太阳系银河、宇宙,却不曾对头顶上真正的星空产生体验和思索;他们在媒体中认识了大海,了解潮汐海浪,甚至会讲小美人鱼的故事,却无法想象真正的大海给人带来身心的震撼。在儿童的生活中,这些虚拟的物体会影响着儿童的一举一动,却逃离开了现实的大自然,缺乏真实生活的经验。[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