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越絮语:秦后印戳与苍梧印戳揭秘》

《南越絮语:秦后印戳与苍梧印戳揭秘》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辨认,印文为“秦后”二字。吕嘉叛汉后,又“遗人告苍梧秦王及诸郡县。”“秦后”印戳正说明此盆乃苍梧秦王宫中之物,为秦王后(秦后)专用,后赠送给墓主人西瓯君夫人的,所以备受珍爱,以至破裂后仍然粘补使用。反映苍梧王和都城番禺的关系的物证有出土于1997年广州发现的南越国宫苑遗址的一件戳印有“苍梧”两字的陶片,该器物或是由“中央”赐给下属封国的,或是由封国进贡给“中央”的陶器残片。

《南越絮语:秦后印戳与苍梧印戳揭秘》

◎王任之

1979年,广西贵县罗泊湾2号汉墓出土一件大盆(M2:71),该盆口径66厘米,底径40厘米,通高26.2厘米,为泥质灰陶,广口,腹部有细密方格纹。器底内壁有13厘米长的裂隙,并遗留有黑色胶剂粘补的痕迹,至今仍牢固,还有印记一处。

该墓的年代,为西汉初年,是地方史上的南越国时期。下限在汉文帝前元元年至十六年之间(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64年)。1997年广州东山发现了一座西汉早期大型木椁墓,出土的陶器跟罗泊湾汉墓有很多接近的地方,二者可相互印证。

罗泊湾2号墓主人可能是赵氏王国派驻当地的相当于王侯一级官员的配偶。更多的资料显示,她就是西瓯君的夫人,是正妻,和南越王的夫人是有区别的。

很遗憾,该报告对盆上的印记文字没有进行释读,以致漏了一件重大的历史物证。经辨认,印文为“秦后”二字。《汉书·西南夷朝鲜列传》:

南越国丞相吕嘉,“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弟宗室,及容梧秦王有连。”

吕嘉叛汉后,又“遗人告苍梧秦王及诸郡县。”

“苍梧王赵光与粤王同姓,闻汉兵至,降。为随桃侯。”(www.xing528.com)

赵佗建立的南越国,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还俨然以中央王朝的姿态,沿用汉制,分封王侯,上面的几则记载便说明了这一点。

苍梧秦王,或云赵佗之孙(《粤逸》)。秦末,桂林郡的西瓯族人,趁机而动,至有“南面称王”者,赵佗平定之,为了加强对西瓯的统治,赵佗特册封了一个同姓王,并把该地从桂林郡中划出而王之,以便就地处理政务。苍梧国在今广西梧州市及其附近一部分地区。

“秦后”印戳正说明此盆乃苍梧秦王宫中之物,为秦王后(秦后)专用,后赠送给墓主人西瓯君夫人的,所以备受珍爱,以至破裂后仍然粘补使用。

这件器物反映了苍梧秦王和罗泊湾所在地的桂林郡布山县(西瓯的中心区域)高层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反映苍梧王和都城番禺的关系的物证有出土于1997年广州发现的南越国宫苑遗址的一件戳印有“苍梧”两字的陶片,该器物或是由“中央”赐给下属封国的,或是由封国进贡给“中央”的陶器残片。

◆第8辑第三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