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越絮语微信、微博宣传,高效迅速,活动反馈及时

南越絮语微信、微博宣传,高效迅速,活动反馈及时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博之夏”的宣传,以微信和微博为两大平台。活动的前期宣传模式是:印制活动总海报,于博物馆建筑醒目位置张贴,海报电子版也在活动整体开始前在微信、微博上宣传。而具体每个活动开始前5到7天左右,根据报名情况,在微信、微博上再进行一次集中报名宣传。活动的事后宣传以微博为平台,基本上做到所有活动后,第一时间都可以从微博上得到活动反馈。

南越絮语微信、微博宣传,高效迅速,活动反馈及时

“南博之夏”的宣传,以微信和微博为两大平台。这种选择,也符合客观现实——活动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公众平面媒体无法满足我们全部的推介需求;同时,前文提到,活动承载人数少,仅靠本馆两大微平台,基本可以保证活动参与人数。活动的前期宣传模式是:印制活动总海报,于博物馆建筑醒目位置张贴,海报电子版也在活动整体开始前在微信、微博上宣传。而具体每个活动开始前5到7天左右,根据报名情况,在微信、微博上再进行一次集中报名宣传。比如,8月2号的活动为“探索中国”之分享会,而7月25日左右,报名情况为10个家庭,该活动最佳效果为20个家庭参与,故此时会在微博微信上,对这一活动作亮点宣传,突出活动内容,为能吸引更多参与者做进一步努力。而有些活动,在7月初放出活动海报之时,报名名额已被“瞬秒”,这些活动就无需前期再作过多宣传。活动的事后宣传以微博为平台,基本上做到所有活动后,第一时间都可以从微博上得到活动反馈。因为一些参与者会在活动后,与我们的官方微博进行互动,所以这也是我们检验活动效果的一个途径。

总结本次“南博之夏”的活动宣传,虽然在吸引人员参与和活动效果反馈这两个角度来看,是比较成功的,但从扩大博物馆知名度和活动影响力两个方面来说,则还有很大不足。比如:广州有两个少儿频道,但它们对本次活动没有一次报道,在对电视媒体的关注上,我们需要反思;再如:“南博之夏”进行至一半,效果良好,我们特别发稿至《中国文物报》,但并未刊登。最终,只有活动大项中的“走近祖先”被《中国文物报》报道,由此看来,在新闻稿写作和新闻点选择上,我们还需改进。(www.xing528.com)

关于“南博之夏”的活动收费,这本不应该成为问题,因为,活动当然是完全免费的,只不过,因为南博馆属于遗址类博物馆,还在收取参观门票(12元,未成年人免费),因此,家长进馆参加活动是否收费就成为问题。对此,2012年暑期活动,我们的方案是报名参加即免博物馆门票,而今年则改为:活动免费,但家长需买票进馆。我们的出发点是:第一,将教育活动日常化这种理念渐渐地埋在馆内外人士的脑中,就好像博物馆日常讲解一样,既然是本职的基础工作,活动负责人要考虑的是如何做出大众喜欢的教育活动,同时做好宣传,而通过免门票来鼓励参与未免兴师动众;第二,参考香港历史博物馆做法,香港历博早已将教育活动日常化,电话报名,买票进馆,自然而然;第三,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大众是否会因为12元门票而对活动望而却步,从最终效果来看,答案是否定的;第四,简化工作涉及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