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透过表扬鼓励人们进步

如何透过表扬鼓励人们进步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还注意到,如果那条狗动作上稍有进步时,巴洛会亲昵地拍拍它的头,称赞它,还赏它肉吃。即使只有稍微的进步,我们也要称赞,这样可以鼓励别人继续进步。这位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如果将批评降至最低限度而着重表扬,人们的善举会被巩固,不良行径因为未被关注而弱化。这些变化源于对孩子们每一次小小进步表示赞同。

如何透过表扬鼓励人们进步

彼特·巴洛是我很早就认识的朋友,他对狗、马的性情了如指掌,他视马戏和杂技表演的工作如生命,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这上面。我喜欢看他训练新狗做戏。我还注意到,如果那条狗动作上稍有进步时,巴洛会亲昵地拍拍它的头,称赞它,还赏它肉吃。

那似乎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因为训练动物的人,几世纪来,几乎都习惯运用这样的技巧。

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想改变一个人的意志时,不用像训练狗那样的技巧呢?我们为什么不用肉和诱饵,来代替皮鞭呢?为什么不用称赞和鼓励来取代责备呢?即使只有稍微的进步,我们也要称赞,这样可以鼓励别人继续进步。

心理学家杰斯·莱尔在《宝贝,我一无所有,我拥有的全部就是我自己》(I Ain't Much,Baby But I'm All I Got)一书中说:“赞许的话如同抚慰人心的温煦日光,灵魂缺少它的滋养就无法像花朵般绽放。然而大多数人对同胞只有寒风般凌冽的责难,从不愿给予些许阳光般的夸奖。”

50年前,有个10岁的孩子在纳波尔斯的一家工厂里做工,那孩子从小就怀着一个理想,希望将来成为一个歌唱家。可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就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那位老师说:“你不能唱歌,你的嗓子五音不全,所发出来的声音是我听过最难听的。”

可是,那孩子的母亲依然不放弃他,她搂着自己的孩子,称赞他、鼓励他,你有所不知,这母亲只是一个半字不识的贫苦农家妇女。她对儿子说,你很棒,你能唱歌。因为她已经看出他在不断进步了。母亲每天光着脚去做苦工,就是为了省下钱来给儿子付音乐班的学费。那位农家母亲,鼓励自己的儿子,称赞自己的儿子,而这些努力终于改变了孩子的一生。你也许曾听过这孩子的名字,他就是当代一位杰出歌王卡罗沙。

19 世纪初,伦敦有个年轻人,他渴望自己能成为一位作家。可是他所有的遭遇,都事与愿违,他到处碰壁。他只接受过不到4年的学校教育,父亲因为还不起债被捕入狱,这些使年轻人饱尝饥饿和困苦的滋味。最后,他找到一份工作——在一间老鼠满地跑的货仓里,粘贴墨水瓶上的签条。

夜晚,他跟另外两个来自伦敦贫民窟的肮脏顽童住在楼顶的一间小黑屋里。他对于写作的自信心很薄弱!当他第一篇稿子完成时,生怕人家会讥笑他,只能在夜间,悄悄地把稿子投入邮箱里。他接连地写稿、投稿,但他所寄出的那些稿子,也接连被拒。可是,幸运的一天最终姗姗而来,他的一篇稿子被录用了。其实,他连一先令的稿费也没得到,但录用他那篇稿子的编辑,赞许他的作品,这年轻人高兴极了,流着泪,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

由于一篇稿子刊登,所得到的称赞和承认,改变了他的终生事业。若不是那次的鼓励,这年轻人可能一辈子在那满是老鼠乱窜的货仓里工作。那年轻人的名字,或许你知道,他就是英国大文学家狄更斯

还有50年前,有一个年轻人在一家店铺里工作,他每天早晨5点钟就要起来打扫店铺,一天做14小时的苦工。这样度过了两年,年轻人实在忍受不下去了。某天早晨,他等不及吃早餐,一口气走了15英里路,去找他那替人做管家的母亲商谈。

他一见到母亲,就像疯了似的向母亲哭诉哀求,他赌咒再也不回那家店铺工作了,如果再让他留在那店工作,他就要自杀。他写了一封很长而悲惨的信,给他的老校长,说他再忍受不了了,心已破碎,不想再活下去了。他的老校长给了他一封回信,说他是个聪明的年轻人,应该找一份更适合他的工作,并给他一个教员的职位。

一句赞许的话语,改变了那个年轻人的未来,并为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一笔无法磨灭的财产。因为在听到那句赞许之后,那个年轻人完成了77部书,用他的笔,赚进了100多万美元,或许你已经猜到他是谁了,他就是英国史学家赫伯特·韦尔斯。

以表扬代替批评是博尔赫斯·斯金纳奉行的基本教育理念。这位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如果将批评降至最低限度而着重表扬,人们的善举会被巩固,不良行径因为未被关注而弱化。

北卡罗来纳州的约翰·林格斯堡在子女教育中应用了这一方法。很多父母惯用的沟通方法是对孩子大吼大叫。事实证明,责骂的后果是孩子越来越叛逆,绝非变得更优秀——家长亦如是,亲子之间的鸿沟似乎变得无解。(www.xing528.com)

格林斯堡先生决定实践在课上掌握的原则。他汇报说:“我们决定试试表扬的方式,不再责骂孩子的错误。一开始这并不容易,我们眼里都是孩子的各种缺点,很难找到值得表扬的地方。最终,我们发现了孩子们身上的一些优点并大加褒扬。令人惊讶的是,那些让我恼火的行为很快就不见了,其他缺点也渐渐消失了。为了得到表扬,他们开始主动努力把事情做好。我们简直不敢相信。当然,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孩子们的言行举止已经规矩很多了,变得越来越懂事。我们也该改改责骂的陋习。”这些变化源于对孩子们每一次小小进步表示赞同。如果孩子们犯个小错就厉声斥责,结果可想而知。

上述原则同样适用于工作场合。在加利福尼亚州经营印刷厂的吉斯·罗博用这一方法解决了工作上的难题。罗博注意到近期店里的印刷品质量很好,而负责这批产品印刷机器是一个新来的小伙子,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份工作。主管觉得他态度消极,正打算开除他。

了解这一情况后,罗博先生亲自找到这个年轻人并当面表扬了他刚刚完成的工作,特意强调这是他近期看到印刷质量最好的产品。他详细分析了这些印刷品的闪光点,并肯定了年轻人对公司的重要性。

你觉得这个年轻人会因此改变对公司的态度吗?没过几天,他的态度果然与此前截然不同。他对好几个同事复述了这次谈话,感动地说好的作品是会被公司欣赏的。那天之后,他成了公司忠诚上进的员工。

罗博先生并没有敷衍这位年轻人说“你干得很棒”,而是特别指出对方工作中值得称道的地方,他的夸奖有理有据,而不是假意逢迎,因此听者会格外珍惜。人人都喜欢被称赞,但只有具体称赞才能使人信服,不会被当做安慰一笑了之。

请记住,尽管每个人都渴求赞同,为此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但没有人需要虚伪和奉承。

说到改变他人,如果你我能启发他人意识到自身潜能,那么其意义将远胜于改变他人,甚至堪称重塑对方人格。

这话过分吗?现在我们看看一位已故的哈佛大学名教授,也是美国最负声誉的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所留下的至理名言:

若与我们应当成就的事业相比,我们不过是半醒着。我们现在只利用到我们身心资源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人,就这样地生活着,远在他应有的极限之内,他有各种潜能,可是却总是不会利用。若与我们应当成就的事业相比,我们不过是半醒着。我们现在只利用到我们身心资源的一小部分。也可以是的,就如前面所说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生活的潜在能力,可是却惯于不去利用。这远在他应有的极限之内;他有各种潜能,可是却总是不会利用。潜在的能力,其中一项就是称赞别人、激励别人,让他们知道自己这股潜在的能力所蕴藏的神奇效力。

潜能如花蕾,在批评中枯萎,为赞许而盛放。如果你希望卓有成效地领导他人,就请:

原则6:

称赞最细微的进步,而且称赞每一个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