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饮食典籍史:历史及笔记类著作

中国饮食典籍史:历史及笔记类著作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代史学发达,史书众多,其中的饮食资料一向为学者们所重视。“正史”历来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宋代形成的“正史”共有三部,它们是欧阳修、宋祁等编修的《新唐书》,薛居正等编修的《旧五代史》和欧阳修编修的《新五代史》。正史之中的饮食资料尽管十分零碎,但其可靠性较高,其利用价值也是多方面的。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史料价值历来为史家所重,特别是其中的唐纪部分尤为珍贵,其正文及考异中均有一些涉及饮食方面的内容。

中国饮食典籍史:历史及笔记类著作

宋代史学发达,史书众多,其中的饮食资料一向为学者们所重视。“正史”历来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宋代形成的“正史”共有三部,它们是欧阳修、宋祁等编修的《新唐书》,薛居正等编修的《旧五代史》和欧阳修编修的《新五代史》。正史之中的饮食资料尽管十分零碎,但其可靠性较高,其利用价值也是多方面的。如“列传”部分的有关内容,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许多个人日常饮食的具体情况;“地理志”、“食货志”等部分,为人们提供了各地食物原料出产及流通情况的资料;甚至“五行志”等也可为人们提供一些关于饥荒、动植物分布的资料,等等。因此,宋人编修的《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是学者研究唐、五代饮食文化的基本史料。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史料价值历来为史家所重,特别是其中的唐纪部分尤为珍贵,其正文及考异中均有一些涉及饮食方面的内容。在宋人私修的众多当代史中,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王禹偁《东都事略》、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等,也有关于宋代饮食的零碎资料。

在政书中,卷帙浩大的《宋会要》,[64]在“食货”等部分中为人们提供了大量有关宋代饮食的资料。王溥《唐会要》、宋敏求《唐大诏令集》等政书中,也有不少内容与唐代饮食有关,如《唐大诏令集》所载的赈饥、禁屠、赐食等诏令。

方志中有不少反映地方饮食的宝贵资料,向来受到研究饮食文化史的学者的重视。宋代方志的著述众多,如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欧阳忞《舆地广记》,南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范成大《吴郡志》、罗濬《宝庆明志》、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周应合《景定建康志》、潜说友《咸淳临安志》等,这些方志中有不少反映宋代地方饮食的宝贵资料。另外,在杂史中,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耐得翁《都城纪胜》、佚名《西湖老人繁胜录》、周密《武林旧事》、吴自牧《梦粱录》等书分别反映了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宋代饮食业的资料十分丰富。(www.xing528.com)

宋人的笔记数量众多,如王谠《唐语林》、钱易《南部新书》、吴曾《能改斋漫录》、孔平仲《续世说》、庄绰《鸡肋编》、周《清波杂志》和《清波别志》、文莹《湘山别录》、《玉壶清话》、罗大经《鹤林玉露》、邵伯温《邵氏闻见录》、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苏辙龙川别志》、欧阳修《归田录》、《居士集》、王闢之《渑水燕谈录》、蔡絛《铁围山丛谈》、吕希哲《吕氏杂记》、周密《齐东野语》和《癸辛杂识》、魏泰《东轩笔录》、沈括梦溪笔谈》、金盈之《醉翁谈录》、赵彦卫《云麓漫钞》、张邦基《墨庄漫录》、朱弁《曲洧旧闻》、庞元英《文昌杂录》、丁谓《丁晋公笔录》、王曾《王文公笔录》、叶梦得《避暑录话》、程大昌《演繁录》、袁文《瓮牖闲评》、林洪《茹草纪事》等,其中涉及前代及当时人们饮食生活的资料相当丰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人们研究唐宋饮食文化不可忽略的文献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