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足利义昭继位,恢复幕府政权,重振日本战国史

足利义昭继位,恢复幕府政权,重振日本战国史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永禄十一年秋,在织田信长和浅井长政的拥戴警卫下,足利义秋正式上洛,就任正一位征夷大将军,并且改名为足利义昭。事实上新将军义昭本人,对他是千恩万谢,甚至当面背后都称其为父。所以,义昭决定:把信长召来,我要亲自奖赏。这话一出,信长傻了,盯着义昭直看。于是,足利义昭作为第十五代室町幕府的将军,在织田信长的帮助下,重新恢复了已经失去数百年权威的幕府政权,整个日本又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才怪。

足利义昭继位,恢复幕府政权,重振日本战国史

现在的信长有钱(尾张是著名商业区)、有粮(美浓是著名产粮区)、有兵(有钱有粮还怕没人给你卖命),还有大义名分(足利义秋),此时不上洛,还等菜花黄?

对于信长的这次上洛,几乎所有的史书中都用了一个词:闪电式。从他起兵美浓开始,很快就征服了南近江的六角家,而松永久秀则闻风而降,动作非常利索,仅一个月不到,信长便占领了京城。

成功上洛的信长,下达的第一个命令是:不准士兵滋扰百姓,如有违反,一律砍头。

这道命令震动了整个日本,因为根据惯例,每每上洛成功,诸侯也好亲王也好,总会让手下去“尽情”两到三天, “放松”一下,也算是一种慰劳,比如平安末期的名将木曾义仲便是如此。这种潜规则式的恶习一直伴随着日本这个民族很长时间,即便是几百年后的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旧日本军的很多所作所为还带有这种“慰劳”、 “放松”的影子。

下完命令之后,便是传说中的走程序了。

永禄十一年(1568年)秋,在织田信长和浅井长政的拥戴警卫下,足利义秋正式上洛,就任正一位征夷大将军,并且改名为足利义昭。

再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了。这首功,自然要归织田信长所有。事实上新将军义昭本人,对他是千恩万谢,甚至当面背后都称其为父。所以,义昭决定:把信长召来,我要亲自奖赏。

信长来了之后,义昭开门见山: “你这次奉我上洛,功劳着实非凡,想要什么官?”

信长摇了摇头: “我拥戴将军不是为了做官。”

义昭见信长不答,以为是他在装矜持,便直接提出: “做副将军如何?”

信长又摇了摇头: “真的不必了。”(www.xing528.com)

见对方高风亮节,义昭甚为感动,干脆别来虚的,弄点皮实的吧: “你要日本哪儿的领地?我给你。”

这话一出,信长傻了,盯着义昭直看。

义昭很快也反应了过来: “哦,对啊,我想起来了,我自己也没领地啊。”

那么,信长大哥你到底要啥呢?开个口吧,只要能办到咱就去办呗。

“既然如此,那就把大津和堺的管理名义权给我吧。”

大津和堺也就是今天日本三重县的松阪市的大津以及大阪府那圈,在战国时代,那是日本第一的商业繁华地区,从欧洲来的各种新奇东西,包括铁炮在内,大量地集中在那里。而且最关键的是,那里储备了大量的黄金和粮食。掌握了堺和大津,就等于拥有了经济命脉。

义昭自己没有领地,这两块地方自然也不归他管,甚至不归武士管,那里本是商业区,那些大商人有了钱有了武器之后,便自己招兵形成了一股自卫自治的力量,谁都无法插足,可谓油盐不进。新将军即便点头,信长估计也难以着手,义昭疑惑地看着信长,点头表示答应了:

“那好吧,那里就归你管。”

有了将军的命令,信长立刻派人出使堺,言辞非常开门见山: “要么降,要么死。”接着还规定了各大商人需要上贡给他的金钱数量。大商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最终认定自己手下的打手们是抗不过信长的正规军的,所以选择了顺从。

经济特区到手之后,信长觉得再留在京城也没啥意思,便率军回了岐阜。于是,足利义昭作为第十五代室町幕府的将军,在织田信长的帮助下,重新恢复了已经失去数百年权威的幕府政权,整个日本又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才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