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学生参与感:新课堂教学组织技巧

提升学生参与感:新课堂教学组织技巧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增强参与感,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把全体学生组织起来,调动起来,积极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可想而知,这样的讨论势必是热烈的、活跃的,学生的参与感也是很强的。当然,增强参与感的方法,不仅限于提问、讨论、练习等这么几项。教师的感情、态度,以及口气、语调、态势等,都有增强学生参与感的作用,特别是教师单方面讲授的时候是这样。

提升学生参与感:新课堂教学组织技巧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你动口我动手,我动口你动手,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增强参与感,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把全体学生组织起来,调动起来,积极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教师一般都会通过提问、讨论、练习、实验,把学生调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按照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与教师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动脑筋,动口动手,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教学组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在做法上怎样才能更有成效,更能使学生变得自觉主动,则需要教师用心探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例如提问,就不是简单的“是不是这样”、“懂不懂其中道理”一类的一问一答。因为这样的一问一答,学生可以随便应付,或者回答一个“是”或“不是”,或者“懂”或“不懂”,可以不动脑筋,因而兴趣不大,积极性也不高。所以,提问要讲究问什么、怎么问,希望学生答什么、怎么答。通过问答,要起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的,等等。对这方面,有关专家已经作了许多研究,他们的见解,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的“曲问”,就很有创造性,很有效果,堪称“艺术”。一次,他教《愚公移山》,中间有这么一个片断:

师: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把他们列出来。

[学生纷纷提出,黑板上最后出现了一个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90岁”;有的说“90不到”。]

师:到底是90,还是90不到?

生:[齐声]90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90”,有个“且”字。

师:“且”,对!……那个智叟是个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

师:怎么知道?

生:[齐声]“叟”字呀!

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www.xing528.com)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的!

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曲问”,就是欲问甲题而佯问乙题,学生在回答乙中自然得到甲的答案。从这个片断看,钱老师为了使学生理解“且”字的意义,不问“且”怎么解,而从愚公年龄的角度发问。讲解“龀”、“差”、“孀”也用的这种方法,这就是“曲问”。钱老师的这种提问法,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调动了全体学生,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一步一步、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

又如讨论,如果只是老师提出个问题,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自然是“参与”了,但却不活。有的老师则有意提出个两难、两易的问题,或者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又巧妙地引导学生去争论。有的老师则把本来让学生讨论的问题,变为师生一同商讨,把教师也摆了进去。可想而知,这样的讨论势必是热烈的、活跃的,学生的参与感也是很强的。

再如练习,老师如果只把练习题交给个别学生,只注意让个别学生在黑板上演算,或者在原位口述,这也不算“巧”。要巧,就得把练习题面对全体学生提出来,让他们都进行思考练习,然后再指名要某某来回答,或者出来演算;要巧,也可以把练习与讨论、与讲解、指导结合起来,或者像前面提到的那位音乐老师的“节奏练习综合课”那样。总之,只要练习安排得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与积极性就会更强。

当然,增强参与感的方法,不仅限于提问、讨论、练习等这么几项。教师的感情、态度,以及口气、语调、态势等,都有增强学生参与感的作用,特别是教师单方面讲授的时候是这样。

比如,教学言语的启发性、感情性、逻辑性,都有启动学生思维,引起学生感情波动,使教与学融为一体的作用。

又比如,教师的眼光,如果能环顾全场,能对着学生的眼睛说话,那么他们就决不会产生“局外人”、“被冷落”的感觉,而是会时时都感觉到,老师跟他们讲课,他们也在听老师的讲课,双方都在进行着很好的交流。

再如,教师的态势,如果是一个有意识的打向学生的手势,一个有意识的向着学生的侧身、走动,一个有意识的对着学生的表情,同样也会给学生予一定的影响力,使他们意识到老师就在他们中间,同他们一起学习;而老师指向他们,对着他们笑,或者身体正对、侧向,甚至走近他们,又会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亲近、教导。总之,这一切都会使他们明白,他们与老师同在一个课堂活动,而且配合默契,共同去完成教学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