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维护中国海外利益:加强保障,提高保护力度

维护中国海外利益:加强保障,提高保护力度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4年以来,随着我国海外利益的逐渐增多,我国公民和法人在境外遭受的直接和间接袭击也不断增多。为此,2009年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重申要“依法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权益”,并特别强调要“以人为本”。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

维护中国海外利益:加强保障,提高保护力度

海外利益维护是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重视的新概念,它从2000年我国“走出去”战略提出后得到迅速发展。2004年8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首次系统地提出要“增强我国海外利益保护能力”。[13]从当时的表述内容来看,这主要是指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安全。其背景是2004年我国海外企业在苏丹和阿富汗遭到袭击,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于当年,我国成立了外交部涉外安全司。2004年以来,随着我国海外利益的逐渐增多,我国公民和法人在境外遭受的直接和间接袭击也不断增多。为此,2009年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重申要“依法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权益”,并特别强调要“以人为本”。[14]2012年,“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写入了中共十八大的报告之中。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即“一带一路”倡议(Belts and Roads Initiative)。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15]2017年,李克强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建设”。

由此可见,可以将我国海外利益维护的发展轨迹归纳为三个阶段:一是在2004年之前,处于探索阶段;二是在2004年~2013年,处于发展阶段;三是2013年至今,处于完善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主要是零星进行海外利益维护实践,或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或以特定事件为载体开展。从2004年我国外交部成立涉外安全司以后,我国开始系统开展海外利益维护工作,但是在该阶段,我国集中解决的是维护我国海外公民和法人(尤其是国有企业海外项目)免受武装袭击的致命威胁,保护其基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2013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人物流通更加便捷,经商、投资、劳工、旅游、求学等不断增多,我国公民和法人在境外遭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甚至军事政变的风险也在上升。同时,在全球化发展态势下,以特朗普的上台和英国公投脱离欧盟为标志,逆全球化浪潮民粹主义也在兴起,随着东西方力量重组博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我国国家利益受到国际不安全因素冲撞的风险也在加大。为此,我国逐渐将国家安全等利益纳入海外利益维护之中。从我国海外利益维护实践来看,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重点维护个体利益到全面维护国家利益的发展轨迹。(www.xing528.com)

在这一过程中,“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彰显了东方政治智慧和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雄才伟略。建设“一带一路”,既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解决“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16]实现互利共赢、共享和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本手段,还是中国投身全球化的决心、诚心与信心的具体呈现,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使命担当。但是,在这个“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国际秩序深刻复杂演变的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也面临一定的安全挑战,给我国海外利益维护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如何做到我国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安全保障就跟进到哪里,成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