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骁勇蒙哥马利:青少年版英国史

骁勇蒙哥马利:青少年版英国史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2年6月30日,德意军队占领阿拉曼,英国政府大为震惊。反法西斯同盟军受挫后丝毫不气馁,蒙哥马利调整战术,于1943年5月7日攻入突尼斯。7月的一个深夜,蒙哥马利率领英军主力与美国、加拿大军队会合,登陆意属西西里岛。在这场世界战争史上最大的两栖登陆战中,蒙哥马利率领盟军英勇作战,先是于8月解放法国,后又进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直逼德国本土。

骁勇蒙哥马利:青少年版英国史

埃及首都开罗以北100多千米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主战场阿拉曼。阿拉曼本是一座宁静的小镇,一边是波涛汹涌的蓝色海洋,一边是绵延无垠的黄色沙漠。但是,因它北临地中海,南靠卡塔拉盆地,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敌对双方争夺的军事要塞。

德国侵入阿拉曼,是为了占领苏伊士运河与海湾一带的油田;而反法西斯同盟军拿下这块宝地就能以其为前线,以尼罗河三角洲为物资补给基地。于是,1941年2月,德国派具有“沙漠之狐”之称的将领隆美尔率兵入侵埃及,夺取开罗和苏伊士运河,使奥金莱指挥的英军大受挫折。双方以坦克对决,英军在德意联军强劲的攻势下,从利比亚败退。1942年6月30日,德意军队占领阿拉曼,英国政府大为震惊。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丘吉尔调兵遣将,重组英国中东司令部,并任命蒙哥马利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在蒙哥马利回忆录中,他写道:“在这场仗中,隆美尔要被轻易击败而且败得分明,第八集团军的伤亡又要非常轻微。”蒙哥马利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他对整个作战形势有非常全面且独到的分析。10月23日,他调整战术,指挥盟军炮兵和空军展开强大攻势,猛烈轰炸德意联军的阵地,阿拉曼战役打响。

经过十几天的反攻,英军歼灭德军将近6万人。德国一代名将隆美尔拼死抵御也未能挽回轴心国军队的颓势。为避免更多兵士抛尸沙漠,11月4日,隆美尔下令残余军队全部撤退。蒙哥马利乘胜追击,迅速向西挺进,于1943年1月占领利比亚的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全境。

1942年11月,英美决定执行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计划,于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登陆,迅疾占领沿海重要港口,随后向突尼斯挺进。希特勒对这次登陆行动始料未及,但也快速做出了反应:用运输机将部队源源不断地运往突尼斯,与非洲军团会合,同时在突尼斯北部山地建立防线,逐步向南推进。反法西斯同盟军受挫后丝毫不气馁,蒙哥马利调整战术,于1943年5月7日攻入突尼斯。不久之后,美军第二军也攻占比塞大港。德军看到英军开着坦克扬长而过手足无措,纷纷奔向滩头,却发现滩头没有用于逃脱的船只与飞机,德军全面崩溃

两年多的拉锯战之后,北非战争终于以盟军的胜利落下帷幕。自此,地中海航道得以畅通,这为盟军通过西西里岛重返欧洲创造了有利条件。

7月的一个深夜,蒙哥马利率领英军主力与美国、加拿大军队会合,登陆意属西西里岛。由于希特勒判断失误,以至于盟军未费吹灰之力便摧毁了德军的装甲师。1个多月后,德军仓皇撤退,英美联军侵入墨西拿,占领全岛,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垮台。10月3日,意大利对德宣战,英美苏承认意大利为盟友。反法西斯军队打开了从南部登陆欧洲的大门。

1943年11月28日,英、美、苏三国首脑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签署《德黑兰宣言》和《德黑兰总协定》,通过了三国首脑对德国作战中一致行动及战后合作的宣言,并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尽快粉碎纳粹德国,不给它留下喘息机会。(www.xing528.com)

1943年下半年,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以及亚洲战场的同盟国军队都开始掌握主动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反法西斯盟军开始全面反攻。1944年6月,在西欧战场上,英、美、加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这场世界战争史上最大的两栖登陆战中,蒙哥马利率领盟军英勇作战,先是于8月解放法国,后又进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直逼德国本土。德国军队连连败退,溃不成军。

与此同时,在东南亚战场上,中美英联军加紧攻击缅甸、印度等境内的日军。在中国战场,中国军队也对日军展开了大规模局部反攻。日本法西斯政权摇摇欲坠。1945年,在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团结作战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先后于5月和8月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军舰上,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战事结束后,英国举国上下涌动着庆祝胜利的浪潮。诚然,这场胜利离不开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同心协力,也离不开首相丘吉尔突出的领导与指挥才能,但蒙哥马利的骁勇善战也不容忽视。英国将领霍罗克斯曾在战后回忆说:“(蒙哥马利所产生的影响)就像在不列颠的这个乡村角落爆炸了一颗原子弹一样。”

【相关链接】

战场上的蒙哥马利

英国第八军团总司令蒙哥马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经常戴一顶镶着将军和装甲兵两枚帽徽的军帽。士兵纷纷猜测,他为什么要戴一顶这样与众不同的帽子。有人说是为了标新立异,故作神秘;有人说是为了凸显装甲兵的重要性。然而,这都不是蒙哥马利戴这顶帽子的本意。他认为,作为军队的统帅人物,要使下级官兵经常看到自己才能鼓舞士气,戴上具有独特标志的帽子,士兵更能将自己认出来。

原来,蒙哥马利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过排长和上尉参谋,却从未见过总司令。于是,他将英军士气低落的原因归结于此。他说:“各部队官兵看到这顶帽子,就知道我来了,就知道我对他们的所作所为非常关切,就知道我不只是坐在安全的后方,高高在上发号施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