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镇江要塞区作战经过概要

镇江要塞区作战经过概要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镇江要塞区自二十六年十二月八日至十二日间作战经过概要(甲)战斗前(一)敌情 敌自攻略我澄塞直后,即图续攻镇塞。幸各炮位均有掩盖之故,官兵死伤不过五人而已。及至十四日,据该台长报告经过概要如左:我台守兵仅四十余名,故均集中配备炮台附近。是役计共伤亡七名,失踪十余名,步枪全无损失,弹药除消耗者外,亦均携行。是役该部计共伤亡官长三员,士兵一百六十余名。

镇江要塞区作战经过概要

镇江要塞区自二十六年十二月八日至十二日间作战经过概要

(甲)战斗前

(一)敌情 敌自攻略我澄塞直后,即图续攻镇塞。十二月七日以一部由丹阳直趋句容,一部由镇江西南十里长山方面前进,午后三时,与我一〇三师接触。

(二)我军状况

(1)兵力:该区原隶江防总部,惟因刘总司令远在澄区,实由兼警备司令项致庄负责。及至十一月下旬,苏省府改组,保安警察先后渡江,项亦卸职。迨十二月一日,王敬久军到镇,乃由唐司令长官令归该军指挥。乃阅三日,王军调赴龙潭,改归沈师长指挥。阅二日,沈师又调龙潭。继因澄塞失守,刘总司令虽曾率部到镇,但仅二日又复转京,令归戴师长指挥。其兵力约如左:

一〇三师(约人枪二千余)

保安队之一部

要塞部队(所属计共守备步兵一营,工兵、通信各一连及炮台备炮二十九门)。

(2)配备:除该区原有各炮台外,丹徒至禹山归要塞守备营,砚梁山由保安队,砚梁山以西由一〇三师分负其防务。

(乙)战斗间

十二月七日,自午后三时,敌与我一〇三师接触后,至晚仍相持中。八日拂晓后,敌以猛烈火炮向我射击,但我各台备炮无法超越镇城,支援友军作战。至九时,一〇三师已觉不支,下达命令大要约如左:

“(1)敌以猛烈炮火攻击甚烈,我军有不支之势,拟向龙潭方面转进。(2)贵部即行渡江,向六合转进。”该司令于奉到前项命令后,当即呈报部长及唐司令长官,自愿坚守,并组敢死队一一三名,配置小合山一带,拒止敌人。十二时敌占镇城,我以兵力薄弱,固守象山之一隅。午后三时,敌以炮兵占领甘露寺阵地,向我象台猛射,并以战车十八辆,步兵二百余,沿镇象公路前进。我以破坏道路不及,而象、焦两台共仅四炮,能对陆上射击,当被冲入象台。惟经我备炮猛射及敢死队勇敢之抗拒,旋即毁敌战军三辆,迫使退去。其步兵亦于北固山停止,与我相持至晚,我死伤约十余人。

入夜后,因敌部队增加,而我部队有限,与其坚守象台,背临大江,自陷绝境,何如退保焦、都,可藉一水之隔,以为持久之助。当即乘夜将象台官兵退集焦台,司令部撤至都天庙,并将弹药、粮秣、炮闩各件分别后撤。(www.xing528.com)

九日午后五时,敌即进达象山,利用象台原有工事,并以炮兵于甘露寺、九里街、尧山各点占领阵地,协同飞机(三至八支)竟日向我焦、都各台轰击。我虽尽力还击,终以敌占遮蔽阵地,而我观测器材缺乏,难收显著效果。当日焦山建筑几全破坏,焦台三、四两炮被毁,伤亡官长一员,士兵四十余名。

十日,本日敌炮与飞机五架协同,续行向我焦台猛射。午后四时而后,更加十五公分火炮,掩护步兵操舟,向我焦台登陆。当时该台仅余一炮可用,通信亦被断绝,故于督饬所余残部尽力与敌周旋后,毁炮撤退。

十一日午前,敌以火炮协同飞机,向我都台轰击,所有都台附近(司令部在内)全部炸毁,廿三公分及十五公分炮口亦为损坏。幸各炮位均有掩盖之故,官兵死伤不过五人而已。午后四时,敌以民船渡抵焦台。

十二日午前,敌机三度飞向都台轰炸。午后复以小炮、机枪,由焦居高临下,向我猛烈射击,我炮已全炸毁,无法还击。延至午后四时,闻敌已于上游六圩渡江,我保安队及要塞工兵均已不支撤退。差幸要塞守备营尚在坚持,敌未于我炮台附近渡江。入晚而后,该司令因觉无力再事支持,乃商请苏保安队李总队长派队接防,率同残部向扬州撤退。

附:圌台战斗之经过。该台孤立镇江下游六十余里,自敌占领镇城后,电线割断,即失连络。及至十四日,据该台长报告经过概要如左:

(1)我台守兵仅四十余名,故均集中配备炮台附近。

(2)九日午后,敌约三百余名向我攻击前进,当由我五峰山步兵协同龟山备炮,予以还击。相持至晚,因觉后方已失连络,乃携炮闩及其他武器弹药渡过江北撤退。

(3)是役计共伤亡七名,失踪十余名,步枪全无损失,弹药除消耗者外,亦均携行。

(丙)战斗后

(一)撤退情形:该部于十三日晚退集扬州,十四日随同自镇退下之苏保安队,向高邮转进。

(二)敌我损害情形。是役该部计共伤亡官长三员,士兵一百六十余名。生死未明者:官长九员,士兵九十余名。所余残部,约可合编一团。

国民政府国防部史政局及战史会档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