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日两军1943年12月战前态势与作战经过报告

中日两军1943年12月战前态势与作战经过报告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奉命以第六十三师一一八团归本师指挥,接替德山市及其南岸乌峰岭之守备。其他外围各路友军:计汉寿为第九十九军、太阳山第四十四军、桃源第一百军,桃源西北地区为本军第五十一及五十八师。同日十一时,马家铺敌继增至千余,向德山市猛犯,与柴团孟营血战,争夺至烈。各该地相继争夺十余次,阵地失而复得,辗转恶战,该团酆营长亲率队冲锋十数次。

中日两军1943年12月战前态势与作战经过报告

一、会战前敌我一般态势

甲、敌军

此次进犯常德之敌,以原有四十师团及第六十八师团各一部,并抽调第一一六师团、第三师团全部,附骑炮工辎兵联队,毒气大队一部、空军一部,总兵力约四万余,于安乡、南乡、南县、津市、澧县、石门、慈利,经我友军逐次予以打击后,分路向常德进犯。自十一月十八日第四十师团、第六十八师团开始向牛鼻滩、德山,第三师团、第一一六师团于十一月二十一日向花山、盘竟桥、河洑,分五路围攻常德,来势汹涌。

乙、我军

师于本年七月间,参加鄂西会战后,即奉命开驻常德附近,担任构筑常德外围据点及太阳山、太浮山工事,以一部集结于河洑附近整训。迄十一月初,敌发动攻势,师奉命守备常德,进入既设阵地,加强工事,准备战斗。

战斗开始前,师遵奉层峰命令,以一个团(欠一营)守备太阳山,以一个营占领德山附近,其余在常德城郊占领既设阵地。旋奉令将太阳山阵地交由第四十四军接替,河洑改由本师派一个营守备,并附军炮兵团(欠两营)、战车防御炮一连、高射炮一排。继奉命以第六十三师一一八团归本师指挥,接替德山市及其南岸乌峰岭之守备。其他外围各路友军:计汉寿为第九十九军、太阳山第四十四军、桃源第一百军,桃源西北地区为本军第五十一及五十八师。

二、敌我作战目的、兵力比较及战法[略]

三、作战经过

常德保卫战始于十一月十八日拂晓,开始外围据点之战斗,迄十二月三日,我孤军孤城,四面御敌,浴血苦战,计十五昼夜,官兵奋勇冲杀,前仆后继,喋血牺牲,誓死拼挣,其可歌可泣之壮烈事迹,罄竹难书,兹述其概要经过各期如左:

(1)常德外围据点战斗时期(十一月十八日—十一月二十日)

十一月十八拂晓,堤工局方面敌先头部队约二三百人,利用汽艇向我涂家湖市柴团前进据点阵地进犯。十九日,经我于沙泡、崇河市、淡家河、豪州庙等处逐次狙击。旋敌增至七八百,于二十二日向牛鼻滩猛犯,激战至午,我守兵英勇浴血牺牲,终因伤亡殆尽,于二十日□时转移至牛鼻滩□芷湾附近,继续激战。

另韩公渡方面敌两百余,石板滩方面敌三百余,于十九日午时许及二十日辰,先后向我大山咀、花山柴、孙两团警戒部队进犯,被我守兵坚强抵抗,敌无进展。

(2)常德外围战斗时期(十一月二十一日—十一月二十五日)

二十一日拂晓,牛鼻滩方面敌千余,在飞机三架掩护下,向我马家铺猛犯,另敌一股约三百余窜至落路口,与我柴团警戒部队发生激战。同日十一时,马家铺敌继增至千余,向德山市猛犯,与柴团孟营血战,争夺至烈。迄申,该处守兵白刃肉搏,伤亡殆尽,乃移至黄木关、新民桥、石公庙之线,继续剧战。同时,敌另一股约十余由蔡家咀南渡,向我老码头、乌峰岭第六十三师第一八八团进犯。同日八时,浮海坪之敌九百余,以其一部约五百余,附骑兵百余,在敌机三架掩护下,由戴家大屋向河洑山我杜团沅营阵地猛犯;一部约四百余,由缸市向黄土山我孙团前进据点进犯。同时,盘竟桥方面敌千余、炮十余门、骑兵百余,窜至陬市,一部利用木筏、民船南渡;一部五六百、炮四门,转向河洑,与由戴家大屋之敌会合,向我杜团沅营阵地猛犯,苦战竟日,敌前后猛冲十余次,均未得逞。我生俘敌第三师团六十八联队军曹松村本次一员,毙敌高级指挥官一员,获轻机枪二挺、步枪五支、钢盔、文件等战利品甚多。

二十二日七时,河洑敌增至两千余,炮六、七门,骑兵百余,以飞机五、六架掩护,竟日猛扑。我守兵沉着应战,与敌血拼肉搏,反复急[争]夺,前后七次,终将敌击溃,但该营阵亡连长两员,其他官兵伤亡三分之二。迄晚,敌继续增至三千余,炮十门,于二十三日拂晓,集中炮火、毒气猛攻,我沅营官兵反复冲杀,喋血周旋,血□疆场、尸骸枕藉,鏖战至十二时许,该营长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向敌数度逆袭,苦撑血拼,终以众寡悬殊,全营官兵牺牲殆尽,该营长遂壮烈牺牲,乃转移至黑家垱、南湖铺附近续战。(www.xing528.com)

同时八时许,黄土山方面敌增至二千余,炮六门,自辰迄未,与我孙团酆营前进据点栗木桥、新桥、高桥之线激战。敌前后六次向我冲扑,均经我守军奋勇击退。

是日,城郊敌陆续增至万余,炮三十余门,于二十三日夜,在岩凸、七里桥、沙港、白马庙、长安桥、落路口之线主阵地与敌展开四面血战,至二十四日,愈趋激烈,该团副团长冯继异勇往直前,率队反扑,敌受创伤最重。又,是日午,德山乌峰岭敌约千余,与由落路口西南南渡敌一股会合,于下午三时,企图由南站强渡,扑我南城,被我优良炮兵及战炮、轻重机枪集中火力猛击,我炮兵百发百中,击沉汽艇及民船甚多,毙敌亦众,敌计未逞。旋城东、西两部,敌集中炮火、毒气,利用烟幕,以密集队形,分向我岩凸、七里桥、船码头、长安桥、落路口主阵地反复猛扑。尤以船码头、落路口争夺最烈,我孙团长进贤在落路口沉着应战,及该团副团长孟明五均数度率队果敢袭敌,敌死亡相继,尸积如山,并毙敌大队长中村东雄一员,获轻机枪五挺、步枪七十余支,生擒敌一一六师团一三三联队上等兵松江三郎、石川正一等二名。

是日,我炮兵团金团长定洲沉着指挥,在步炮密切协同下弹不虚发,敌血肉横飞,尸骸遍野。各该地相继争夺十余次,阵地失而复得,辗转恶战,该团酆营长亲率队冲锋十数次。同时长安桥战况急紧,该团营长张宝林率队奋勇冲锋七次,负伤至再,仍拼命争夺,喋血陷阵,壮烈牺牲。迄申,终以敌炮集中火力,阵地全毁,我官兵伤亡惨重,乃在岩桥、三里港七里桥,由兴隆桥、渔父中□、落路口之线,继续剧战。

二十五日辰,敌于伤亡惨重后,其后续部队续增加万余,全线血战,敌势愈凶,城东西郊,敌在飞机廿余架滥炸、扫射助战,冲锋肉搏几十余次,杀声震天,我伤亡踵接,惨绝人寰。血拼至黄昏,阵地全毁,我牺牲殆尽,我炮弹亦于此时告罄,无法支援。敌炮火愈烈,攻势愈猛,还乘机钻隙迂回,迫近城垣。同时,南站敌五百余强渡成功,乘机由东南角水星楼附近攀登,一部偷入城内,与我杜团张营在东门与下南门附近街巷发生恶战,巷战于是开始,相□苦斗至廿六日十二时,师长以该敌为心腹之患,即命令杜团长鼎躬亲指挥,利用巧妙战法,奋勇捕杀,并命该团营长张照普专率手榴弹□□□,将偷入城内敌全部消灭,并俘敌第三师团六十一联队一等兵铃木秀夫,藏木□□、村尾义一,第一一六师团第一三三联队军曹山本正一等四名,掳获敌轻机枪十七挺,重机枪十挺、步枪四十余支。

(3)常德城核心战斗时期(十一月廿六日—十一月廿七日)

二十六日辰迄二十七日两日激战,东西南北城门尤烈,东门我柴团长意新奋不顾身指挥所部与敌格斗,反复冲杀,敌伤亡甚重,我获敌轻机枪五挺、步枪廿一支。至是我弹药库耗已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敌于相继伤亡惨重后,续增加七千余人,配合炮卅余门,飞机廿一架,轮流轰炸。两日来敌放毒二十四次,我官兵咸抱必死决心,受毒气应战,敌虽屡次以密集部队猛冲,我守兵沉着支撑,屹然不动,并以手榴弹猛投,侧防火猛射。敌尸层层堆积,终不得逞。两日内俘敌四十师团二三联队上等兵佐藤次郎、一等兵福本三郎及第一六团一二〇联队二等兵中谷胜夫、角野义人等四名,夺敌轻机枪廿余挺、重机枪一挺、步枪百余支。

(4)常德城内巷战时期(十一月十八日—十一月卅日)

二十八日拂晓起,敌复全线猛攻,炮火连天,白刃肉搏,与敌血拼至午,东门北侧一部被击破,钻隙迂回,复集中炮火将碉堡逐次击毁,多数人枪被其掩埋,鏖战迄十五时,北门之敌一部又复冲入,空炸炮击毒攻之后,同时失攻。我官兵冒死搏杀,寸土必争,战斗员兵终因连日苦战伤亡殆尽,战斗力削弱,但我官兵忠勇,虽负伤二次、三次、甚至五次,犹继续参加战斗。连日各部队官佐、杂兵伕及全体政工人员,以及炮、工、辎、通、担架、卫生各兵种,概以编入,苦撑恶斗,拼命力争,一寸山河一寸血肉,惊天动地,惨烈空前。二十九日拂晓及黄昏后,敌之彻夜全线猛攻,不下十余次。至于局部猛攻不计次数。战至卅日五时许,敌又一部由北门里皇经台、小西门钻犯,愈逼愈紧,愈争愈烈。我官佐民夫三日来钻墙凿壁,辗转冲杀。同时,西门敌六七百向我猛攻。我杜团卢副团长孔文舍身拼命,在敌掷弹筒、手榴弹滥投之下,作壮烈牺牲。下午六时,于小西门击毙敌第一一六师团联队长和尔吉隆一员,掳获敌作战命令、地图多件,夺获敌机枪七支、步枪二十三支。

(5)常德街市复廊家屋据点及碉堡战斗时期(十二月一日—十二月三日)

十二月一日,战况推演愈形惨烈,敌机炮火非轰炸即焚,彻昼彻夜,并无停止,城内房屋尽成焦土。至是日晚,我仅据守西南隅家屋五所据点及少数残破碉堡,与敌挣扎。战局极呈危急。我柴团长意新前后五次率残余杂兵伕,以白刃及手榴弹向敌冲杀,卒将乱窜之敌痛予歼灭。迄十时许,得友军第三师侦探报告,始知该师已占领德山,我以期望援军心切,乃即派周指挥官义重率参谋、副官等乘夜暗偷渡南岸,钻隙迎接援军入城,不料援军到达南站附近约二华里处,即与该敌遭遇激战,致援军被敌击退。

是晚,敌全城撒毒,彻夜毒战,我官兵乘敌毒气浓厚之际,即一面尽力消毒,一面继续战斗,待毒气转入稀薄时,复行果敢逆袭。敌之伤亡较数倍于我,但至此,我人、弹、粮秣均告罄。二日拂晓起情况更紧,因援军又复被敌击退,退守德山,被敌包围,无法进展。是日敌放大量毒气,炮击愈猛,空炸愈烈,火攻愈凶,窜逼愈近。我守兵与残破碉堡、阵地工事于惨烈斗争之后,复节节同归于尽,而城内外残余之建筑物及碉堡百分之九十五已被毁灭。战至下午十二时左右,我几无立足余地。敌有隙钻隙,有墙登墙,到处流窜。我仅存少数人、枪,有一人使一人,有一枪使一枪,无枪则使刀矛或砖石棒。枪声、炮声、冲锋喊杀声,血窟尸岸,厥壮之惨,实开抗【战】以来所未见。此时人少、弹尽、粮竭、援绝、火烧,无立足余地,以战事重心由核心移至外围作战,补给粮弹,迎接友军进城。

(6)常德内外线作战时期

三日二时许,我以柴团长意新率残部并杜团之一部,留置城内,牵制顽敌,并掩护伤兵继续死拼:以有力一部由西北城郊转移攻势,与友军协力夹击敌人;另一部向常德南岸强渡,打通友军向常城之进入路。同时,接运粮弹。至四时左右,该守城之柴团长意新苦斗苦争,五次向敌冲杀,最后英勇捐躯,壮烈殉国。至九日一时,我以杜团长率兵八十余名协同友军新十一师第三十二团,由德山向老码头渡江,由东门向常核心攻击,并与我原潜伏城内之一部外合内应,遂将城内之敌完全击灭。拂晓,常城遂告克保,我即搬运负伤官兵及掩埋尸首,并清扫战场,于是,辉煌灿烂之青天白日旗帜高举飘扬于常德市上空矣。

国民政府国防部史政局及战史会档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