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悠久丰富遗址分布广泛,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悠久丰富遗址分布广泛,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市街位于浮梁县寿安镇。图3-26南市街古瓷窑址裸露的匣钵南市街古瓷窑址东北距柳家湾约1.5千米,遗物分布范围较大,堆积层丰富,较大的遗存有4处:一处在村南约200米山涧中;一处在村后狮子山黄土岭北斜坡上;一处东起水库,西至小学,北邻公路;一处在西边尽头。图3-27南市街古瓷窑址上林木葱茏该遗址兴烧于五代,终烧于元代。1983年,南市街古瓷窑址被公布为景德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景德镇目前保护状况较好的一处窑址。

历史悠久丰富遗址分布广泛,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南市街位于浮梁县寿安镇。北宋初,宁氏、余氏从安徽青阳县迁于此,建村在小南河湾里,称余家湾。后因瓷窑多,商业贸易繁荣形成集市,以地处浮梁县南端而称南市。之后,随着陶瓷业生产的发展,这里逐渐成为集镇,故称南市街。

图3-26 南市街古瓷窑址裸露的匣钵

南市街古瓷窑址东北距柳家湾约1.5千米,遗物分布范围较大,堆积层丰富,较大的遗存有4处:一处在村南约200米山涧中;一处在村后狮子山黄土岭北斜坡上;一处东起水库,西至小学,北邻公路;一处在西边尽头。分布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

该窑址未经清理与试掘,从采集的瓷片标本来看,烧造的是青瓷、白瓷、影青瓷和纯白釉瓷,大规模烧造的是影青瓷。(www.xing528.com)

青瓷为灰胎,白瓷为白胎,产品有碗、盘、壶三类。碗、盘为大足唇口或花口,壶为瓜棱式。器物造型和胎釉与湖田窑五代产品相似,采用的装烧形式亦为支钉叠烧法,故该产品应为五代时烧造。影青瓷胎骨纯白细密,釉面光洁滋润,釉色有淡青、水绿、粉青、浅绿,均清幽淡雅,胎釉较之附近朱溪、西溪等窑址中的影青瓷略佳。尤其是黄土岭堆积的影青瓷片,胎骨极薄、轻巧,釉面晶莹、白里透绿,是优质影青瓷的烧造场地。影青瓷产品有碗、盘、壶、盏、茶托、洗盒等,器物造型与湖田窑宋代影青瓷产品相似,以瓜棱式碗和斗笠碗为多,成型规整,其中斗笠碗器壁平薄可以透光。芒口碗较少,器物较粗劣。

装饰技法主要是划花,亦有少量的印花。纹饰有牡丹、菊花、莲瓣及各种卷草团花,印纹多为双鱼,图案纹饰集中在器心或分布在内壁,格局规则,形象生动。早期产品多为素面,釉面多为开片,纹理均匀细密,有一种特殊的装饰效果。早期的装烧形式采用一器一匣仰烧法,后期采用垫匣覆烧和支圈覆烧法。纯白釉瓷产品多为折腰腕、盘,其瓷胎与影青瓷相同,釉层较乳浊而泛黄。产品均采用带砂渣的垫饼仰烧而成,所以器物圈足外沿的釉层都粘有几颗微小的沙砾。

图3-27 南市街古瓷窑址上林木葱茏

该遗址兴烧于五代,终烧于元代。其烧造的影青瓷较精,居于景德镇宋代诸窑之上,是当时景德镇的制瓷最高水平。1983年,南市街古瓷窑址被公布为景德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景德镇目前保护状况较好的一处窑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