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窑遗址:历史悠久,保存完好

南窑遗址:历史悠久,保存完好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4年,南窑遗址由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发现,1983年乐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唐代南窑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南窑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1~3米,最深处超过5米,规模宏大,分布面积仅窑山就超过3万平方米,且保存完好。

南窑遗址:历史悠久,保存完好

南窑村位于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原接渡乡南窑村东南侧)。1964年,南窑遗址由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发现,1983年乐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和2013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对其进行调查和考古发掘。2014年4月,唐代南窑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南窑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1~3米,最深处超过5米,规模宏大,分布面积仅窑山就超过3万平方米,且保存完好。通过发掘5×5m2探方36个,揭示龙窑遗迹2座、灰坑9个、灰沟1条、道路遗迹1条,总计揭露面积1000多平方米,出土大量窑具和瓷片标本,重达数十吨。这在全国同类窑址中也少见。

南窑遗址的遗存丰富,包含了取土的白土塘,运输原料的江湖塘、溪坑、码头,陈腐池以及烧造产品的窑炉等反映制瓷工艺流程的作坊遗迹,各道工序的遗迹齐全。这些遗迹保存较好,布局有序,无论从整体规模还是制瓷工艺流程等方面,都能够反映南窑唐代制瓷的真实面貌,这在以往景德镇古代瓷窑遗址考古发掘资料中也不多见,在南方地区也十分罕见,为研究唐代南窑的制瓷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图4-1 南窑遗址龙窑遗迹分布图

南窑村窑山北部散布着大量窑具和瓷器残片,东西最宽200米,南北最长153米,地表可见明显的脊状堆积。在两条脊状堆积之间的低洼处,分布着一条条龙窑遗迹。在3万平方米的山头上(窑山),由中心高点向东、北、西方向扇形分布着12条龙窑,长度均在6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发现窑炉分布最密集、布局最有规律、瓷业生产组织最严密的唐代窑场。考古发掘的一条龙窑遗迹斜长78.8米,宽1.6~2.04米,残高0~0.6米,窑头坡度前16米为10°,后段为13°,窑顶坍塌,其中烧结块带窑汗一侧留有竹藤痕迹,推断为使用竹藤材料起拱,用泥糊砌。龙窑由窑前工作面、火膛、窑室、窑壁等几部分组成,结构完整,北壁保留有十三处窑门,窑室中多处保留原始的支烧状态,是迄今我国考古发掘最长的唐代青瓷龙窑遗迹。此外,南窑还发现了方形减火坑,表明南窑是我国最早使用减火坑技术的窑场,是晚期分室龙窑的发端。

相比江西丰城洪州窑遗址21.6米的初唐龙窑,浮梁兰田村28.7米的中晚唐龙窑、湖南长沙41米的谭家坡唐代龙窑以及福建将口窑52米的唐代龙窑,78.8米的乐平唐代南窑无可争议为长度之冠,也是当时景德镇出土最完整的窑炉遗址,填补了景德镇地区早期窑炉形制资料。

南窑所烧瓷器品种多样,有青釉瓷、酱黑釉瓷、青釉褐斑瓷、青釉褐色彩绘瓷以及素胎器,以青釉瓷器为主。器物造型典雅,胎质细腻,釉层均匀,釉色莹润,形成了独具特色、个性鲜明、具有包容性和开创性的风格。器物以素面为主,追求釉面的效果,兼具釉斑和彩绘装饰,装饰方法有模印、褐斑和褐色彩绘。其中彩绘瓷器分为素胎褐彩、青釉涩胎褐彩、釉下褐彩三种。素胎褐彩瓷器外壁褐彩八卦纹,其下褐色彩绘“西”“西北”“西南”款。青釉涩胎褐彩瓷器有水盂、碗、钵等,均为内外壁半施釉。彩绘内容多为字款,如“才”“宝”等,也有纹样、符号之类,褐彩大多在碗钵的内底,个别在外足底。青釉下褐彩主要是罐、碗、水盂,内容多为简笔缠枝花草纹,彩绘位置主要在罐类的肩腹部及碗类的内腹壁。

南窑器型丰富,以碗、盘、双系瓶居多。碗盘类器流行圆饼足、玉璧底,见少量的圈足碗。还发现穿带壶、人面埙、茶碾、瓷权、砚滴等罕见的器物。产品中腰鼓、夹耳盖罐和器形硕大的大碗器,显示了唐代赣鄱与西域交流频繁的史实。夹耳盖罐是公元800年前后出现的新产品,是随着海上陶瓷之路的兴起而出现的,表明南窑还是唐代重要的外销瓷器生产基地之一。产品的烧造采用南方地区流行的龙窑,多数采用明火烧造,少量高档产品采用匣钵装烧工艺,烧造技法和装饰艺术富有特色,有的技术走在同时期窑场的前列。南窑窑炉发掘清理时,发现窑炉窑床上也保存一些窑柱,窑柱成组分布,集中在窑炉的13个侧门附近,窑门之间的中间部位几乎没有窑柱分布。这说明当时的龙窑里并不是装满器物烧造,而是仅在便于装窑和烧火的窑门附近放置器物。

(www.xing528.com)

图4-2 龙窑窑床内支座

从采集的标本观察,器物胎厚质粗,施蟹壳釉、酱褐釉和黄褐釉,釉均不及底。遗物以碗居多,次为盘、钵、壶、罐以及窑具、垫托等。

碗可分二式,以Ⅰ式碗为多数,敞口、腹较深、假圈足、底心稍内凹,器内外施青褐色釉,腹下部至底部露素胎,釉不匀,有的呈泪痕状,碗及碗底有火烧痕迹。一件口径17.4厘米,底径7.6厘米,高7厘米。Ⅱ式碗为敞口,腹较浅,其釉色与Ⅰ式相同,一件口径20厘米,底径9厘米,高5.5厘米。

钵的器型都较大,敞口、深腹、小底、唇稍敛、假圈足。底内稍内凹,唇外边有一道弦状纹。器型内外施青褐釉或酱褐釉。腹下部至底部露素胎。釉不匀,有流痕状,一件口径23厘米、底径9厘米,高10.5厘米。

盘底内外都有一道道圆的支钉痕,可分二式,以Ⅰ式盘居多。Ⅰ式器型一般较小,敞口、浅腹、小底、底心均向内凹,胎多呈灰红色,少数为红色,通体施酱褐釉,但多已剥落,采集到完整器物五件。口径12.5~15厘米,高1~2厘米。Ⅱ式器型特大,敞口、浅腹、唇沿外卷,小底内凹,胎质灰褐,均施青褐色釉。

罐一般为短颈、口稍侈、底内凹,肩部多附双系,多为桥形,或横或竖,釉色多呈青褐或酱褐,且有细冰裂纹。此外,还有一种盘口罐。

壶多为直口长颈,腹鼓而长,壁内外多施黑褐色或酱褐色釉,有细冰裂纹,肩部饰一道深弦纹,质地粗厚。

窑具有匣钵和垫托。匣钵均呈圆柱形,凹底,质地粗糙,多为粗红砂或灰砂质,表面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大小不一,可分三式。Ⅰ式:体大身高,一件高10.5厘米,厚1.5厘米,罐、壶、钵之类器物都装在此种匣钵中烧成。Ⅱ式:器型最小,用来装烧浅小碟之类的工具,垫托只发现有垫座一种,座面平,其下似喇叭形圈足,是坯与匣钵之间的间隔物。此外,遗物中还有一种喇叭形窑具,内空,下侧有一小孔,高14厘米,口径8.5厘米。

南窑高档器物多采用匣钵装烧工艺,青釉碗、盘、罐类器物的形制、装烧方法与湖南长沙窑、江西洪州窑、浙江越窑同期的器物相似,尤其是模印方形系罐、大块褐斑壶、釉下褐彩瓷与长沙窑类同,制作工艺如出一辙,其最早烧造时间应在公元800年。从上层出土的少量圈足碗与酱釉执壶、碗等器物增多的特征判断,停止烧造时间应在公元900年。上海博物馆对5件南窑瓷器技术测定,年代在980—1050年。考虑误差,南窑器物基本对应在830—900年,表明其始烧于中唐,兴盛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1200多年。南窑遗址是瓷都景德镇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瓷业遗存,将瓷都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

南窑地处乐安河中游,临近鄱阳湖东岸,水运便利。在西部长沙窑陶瓷技术的传播,东部越窑陶瓷文化西进的影响,以及北部鲁山窑陶瓷文化的辐射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受洪州窑青瓷文化长期熏陶的工匠,抓住洪州窑青瓷类型窑场衰落,越窑、婺州窑、寻乌窑等青瓷类型窑场在江西地区还没有完全兴盛的时机,充分利用当地发达的水运交通便利和丰富的瓷土、窑柴资源,兴建起南窑烧造瓷器。南窑的烧造规模大、时间久,并形成特色,是瓷都景德镇“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先声,为宋元时期景德镇瓷业一枝独秀,明清景德镇瓷都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