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教育:生存和获益于危机的不确定性

金融教育:生存和获益于危机的不确定性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最需要进行风险教育的却不是银行,而是被代理方和普罗大众投资者。首先,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信托公司。信托公司这一轮疯狂成长主要是前几年钱荒之际,特别是银行收缩了对上述行业贷款后,信托公司借助于存款利率低,理财利率高,向被银行限制的行业提供资金,充当了最大的影子银行。很多信托公司认为,只要是银行代销了其理财产品,一旦出现风险,银行也必须帮忙完成“刚性兑付”,也就是所谓的银行兜底。

金融教育:生存和获益于危机的不确定性

投资教育搞得最好的应该是证监会,尽管A股长期萎靡不振,近期又像打鸡血似的暴涨。

很少有人把股市投资亏损归罪于监管部门、券商和上市公司,除了那句风险提示外,有人说股市里赚钱的只有二成,八成是亏损的;又有人说,股市是赌场,即便是赌场也有风险提示,也有“愿赌服输”一说。

银行在各种代理业务中与被代理方一般都有代理协议,也有法律责任。当然,在现实中,一些银行基层员工为了完成所谓的“中间业务收入”指标,存在违规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包括夸大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掩饰其风险等状况,这些银行员工的确需要进行法律法规和风险教育。

然而,最需要进行风险教育的却不是银行,而是被代理方和普罗大众投资者。

首先,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信托公司股民们都牢记在心的一句话是:“炒股要跟政府走。”这也是讲大局的股民在经历7年熊市,一个月翻盘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信托公司则不是这样。信托公司这一轮疯狂成长主要是前几年钱荒之际,特别是银行收缩了对上述行业贷款后,信托公司借助于存款利率低,理财利率高,向被银行限制的行业提供资金,充当了最大的影子银行。这种信贷投向小处说是与央行银监会要求相违背,大处说就是不讲政治

其次,信托让银行兜底的想法是错误的。很多信托公司认为,只要是银行代销了其理财产品,一旦出现风险,银行也必须帮忙完成“刚性兑付”,也就是所谓的银行兜底。(www.xing528.com)

如果信托公司的爹是银行——也就是说这家信托公司是银行的全资子公司,银行兜底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应该的。

如果是信托和银行共同开发的项目,二者合同中有明确的要求银行兜底按比例完成“刚性兑付”的,依照合同和法律来办也没问题。

如果银行仅仅只管销售并只拿手续费,信托公司就别做梦了。人家又不是你爹。

最后,投资者。投资者一定要扭转一个错误的观点:银行是国家的,在银行买的一切都应该由银行兜底,这种观点甚至比闯红灯被车撞反正车负全责观念还根深蒂固。银行也是商业机构,即便是银行原因给你赔了钱,他们的股东也不会干,小股东愿意,他们的大股东国家也不会同意啊。

银行,有钱、不任性。奉劝各位:不要闯红灯,投资注意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