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涉外法学教学实践:双语课程模式探索

涉外法学教学实践:双语课程模式探索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后,各高校的法律本科教学中纷纷开设“双语”法律课程,推动法律双语教学模式的开展。以下以笔者承担的《知识产权比较案例研讨》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中更有效地实施双语教学模式。

涉外法学教学实践:双语课程模式探索

◎刘海虹[2]

尽管在新近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法律”和“英语”专业均不幸又登上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排行榜,[3]但是,“法律”和“英语”有机结合的高端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却一直紧缺。为了切实提升高校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对现有陈旧的教学培养模式进行改革,201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计划,更是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突破口。而早在2001年,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教育部就曾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并要求在我国入世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率先开设外语教学课程。之后,各高校的法律本科教学中纷纷开设“双语”法律课程,推动法律双语教学模式的开展。不少高校的法学专业已经开始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资源探索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并就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路径、教学模式等积累了一些初步经验。[4]笔者认为,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是目前我国培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双语法律课程的设置应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熟练掌握国际交往法律规则、通晓多元法律文化及熟练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提供专业服务的实践性人才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基础性较强的国际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和应用性强的国际商法等为优选;教学方法上应灵活使用小班教学、案例研讨等多元教学手段结合理论讲解以培养学生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具有跨文化比较法视野的英语应用能力。以下以笔者承担的《知识产权比较案例研讨》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中更有效地实施双语教学模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