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炉石遗址早期甲骨和陶印章的出土记录

香炉石遗址早期甲骨和陶印章的出土记录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香炉石遗址出土的甲骨,不仅年代早,而且数量也多。这说明香炉石遗址的人们在甲骨的制作和使用上,一直是连续不断的,中间没有缺环。还有地面采集的9件,其特点与第4层所出也基本相同,这说明香炉石遗址的人们使用甲骨的极盛阶段是在晚商至西周这一时期。因此,即使香炉石遗址出土的两枚印章为西周时期,也是我国最早的陶印章了,其意义也非常重要。

香炉石遗址早期甲骨和陶印章的出土记录

香炉石遗址出土的甲骨,不仅年代早,而且数量也多。尤其令人注目的是,卜骨的制作材料新颖,别具一格,全是用较大鱼类的鳃盖骨制作而成,而非过去人们所常见的牛、羊、猪的肩胛骨,这在我国卜骨发现史上前所未有。最早的甲骨出在遗址的第6层,即早商时期的文化层。往后在晚商和西周时期的文化层中,均有大量出土。这说明香炉石遗址的人们在甲骨的制作和使用上,一直是连续不断的,中间没有缺环。从各文化层中出土甲骨的数量上看,占卜活动在香炉石遗址中,似乎也有一个从开始到兴盛的必然发展规律可循。如第6层出土3件,第5层14件,第4层17件,即从早商到西周时期逐渐递增。还有地面采集的9件,其特点与第4层所出也基本相同,这说明香炉石遗址的人们使用甲骨的极盛阶段是在晚商至西周这一时期。与北方黄河流域商、周时代的人们使用甲骨的兴盛时期大体相当。

从甲骨的钻孔形态上看,第6层的3件全为椭圆形钻孔;第5层的14件有2件为圆形钻孔,9件为椭圆形钻孔,3件为长方形钻孔;第4层的17件,仅2件为椭圆形钻孔,其余15件全为长方形钻孔。地面采集的9件,除1件为不规整的三角形和3件椭圆形钻孔外,也全为长方形钻孔。这一情况,也与我们已知的从商代到西周的甲骨钻孔形态是从圆形椭圆形向长方形发展的演变规律是相一致的。因此,这批甲骨材料从年代上讲,前后是衔接的,符合我国古代甲骨钻孔形态的一般发展规律。甲骨的年代序列特点清楚了,反过来,也可参证我们对于香炉石遗址这处早期巴文化的年代判断也是准确的、符合实际的。

香炉石遗址出土了两枚陶印章,一为灰黄色,印面圆形,印文阴刻,径1.9厘米、残长4.5厘米;一为灰色,印面为长椭圆形,印文亦为阴刻,印面长径2.1厘米、短径1.2厘米、残长5厘米。由于两印均出自第4层,其年代,至迟应为西周时期的产物。几位见过该两印章印文的著名专家、学者,除一致认为这一发现极为重要外,还对印文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夏渌先生认为两印文一为“蔡”一为“鲛”,前者与有些甲骨文相近,后者与有巨口有利齿的水生动物有关。其年代应比西周时期要早,比殷墟青铜印章要早,甚至可早到夏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公柔先生则认为该两印出在早期巴文化遗址的西周时期地层中,当然应是巴人比较早的印章,也可能比西周时期还要早一点。从印文形制看,跟我们已知的巴蜀文化的印章应有渊源关系。我国著名的历史与考古学家张政烺先生也认为该两印章应是巴人的早期遗物,与汉字无关。其年代应以考古地层学所判断的西周时期为依据较为可靠。(www.xing528.com)

从我国已有的印学资料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地方发现西周时期的陶印章。因此,即使香炉石遗址出土的两枚印章为西周时期,也是我国最早的陶印章了,其意义也非常重要。如能早到夏时期,其珍贵价值和重要意义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