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维导图数学教学案例

思维导图数学教学案例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操作运用、思维导图,同时也是意象的需要。思维导图在“图形与几何”的运用,既符合布鲁纳指出的图像表征模式,又架构直观形象与抽象思维的联系。(一)运用思维导图,架构知识联系思维导图运用规则之一即图像的表示。

思维导图数学教学案例

“综合实践”的学习,往往结合这一学段的数学知识技能,作为一个延伸、拓展的内容,提出一项综合实践的活动项目。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合作等不同形式,展开实践、进行研究、收集素材,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思维导图,类推知识

思维导图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践步骤的设计,操作实践的体验,记录相应的信息资料,后期整理、比对,设计相应的解决问题策略步骤。在“综合实践”中,有关测量的知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难点知识的具体操作、实践,通过思维导图关键词的提炼、图像的说明,能帮助学生深刻地记忆知识难点,获得类推知识的能力。例如:

案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测量土地的面积单位”教学片段

实践活动:项目布置,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邀请辅导老师、设计研究步骤。

项目:比较平方米、平方百米(公顷)、平方千米的不同。

小组合作,试着从它们各自所具有的特点出发,了解它们的实际面积大小,调查它们分别运用在生活中哪些方面的面积测量。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设计研究表格,制定实践操作步骤,表格记录。汇报研究成果,展示思维导图4-7。

图4-7 测量土地的面积单位思维导图

学生反馈交流,测量方法,数据记录,图式说明等。教师将学生们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展示思维导图(如上图4-7),引导学生观察平方米、平方百米(公顷)、平方千米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从思维导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大小是1平方米,即蓝色正方形。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大小是100平方米,我们称之为1公顷,即红色正方形。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大小是1000000平方米,我们称之为1平方千米,即白色大正方形。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直观的思维导图,可以发现1公顷这样的红色正方形,一行排10个,排这样的10行,也就是100个1公顷的正方形,可以排成一个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即1平方千米。由此可知,它们的进率就是100。

思维导图运用形象思维记忆法,设计空间位置的具象与变化,帮助第二学段的小学生建立直观形象的记忆。从三种感官记忆方式的分析可见,在这一思维导图的记忆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运动记忆。在出现1平方千米的大小时,用动态PPT逐个出现一行排10个,排这样的10行,大小为1公顷的红色正方形。(www.xing528.com)

(二)运用思维导图,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复杂信息,分析其中的关系,梳理成一张简洁、清晰的数形结合式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中,有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往往融合逻辑推理知识,仅用普通的分析方法很难表达清楚,不同的思维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难点的具体操作、实践分析、关键词记录,通过思维导图思维的提炼、符号表达,能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思维难点,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案例: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学片段

实践活动:提供一张推测记录纸,一个天平,5个乒乓球,其中一个是重一些的次品。请学生小组活动,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严密的推理过程,让学生感悟到从多个乒乓球中找一个重一些的次品的方法,从而思考,怎样合理、优化方法,用最少的次数就推理出这个次品。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设计研究表格,制定实践操作步骤,表格记录。汇报研究成果,展示思维导图4-8。

图4-8 学生探究“找次品”思维导图

学生用一张数形结合式思维导图表示小组实验、推理的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小组学生推导的过程。用3个乒乓球时,不管第一次天平是保持平衡,还是不平衡,都能分辨出次品在哪里。用5个乒乓球时,发生的可能性有3种情况,最终从三种情况的实验、推导中,发现最少用两次,可以保证称出次品。

这一综合实践的内容,用语言或者文字来表达实验、推导的过程,都非常复杂、困难。用简洁的推导的过程3个乒乓球时法词记录,用非“1,1,3”表达把这些乒乓球分类的情况,用“1次”来记录称重的次数,直观形象的运用数形结合式思维导图,就能非常简洁、清晰地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思维导图运用的实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