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州城关民俗盛典:闹社火巡游风调雨顺丰收祈福

兰州城关民俗盛典:闹社火巡游风调雨顺丰收祈福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月十三至十五,兰州城的各省同乡会及近郊的百子社排演的社火队、各乡社火队轮番进入兰州城巡游演出。社火队由疯婆娘、膏药望子开路,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各乡社火队进城,必定先到兰州府隍庙上香,先向城隍爷献演一场,再到布政使署、陕甘总督署等衙署表演,各衙署放鞭炮迎接,演后赠送赏钱,并给社长披搭红绸,以示“普天同庆”“与民同乐”之意。然后到字号或绅士门前表演,鸣鞭炮迎社火,以糕点、茶酒款待。

兰州城关民俗盛典:闹社火巡游风调雨顺丰收祈福

正月十三至十五,兰州城的各省同乡会及近郊的百子社排演的社火队、各乡社火队轮番进入兰州城巡游演出。人们云集街道,夹道观赏。社火队由疯婆娘、膏药望子开路,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掌管刮风的神祇称风伯,百姓因谐音称为风婆,兰州人则演化成疯婆娘,以形象指代风神。司掌下雨的神祇称雨师,兰州人将其形象化为持膏药望子的老者。其后是大头罗汉戏柳翠、春官老爷、鹬蚌相争、船姑娘、推车子、黑脸瓜娃子、竹马子、狮子滚绣球、舞龙灯。

再后是太平鼓队。鼓手一般为十八名壮汉,击打“鹞子翻身”。之后是高跷队。清光绪间闹元宵,陕甘总督左宗棠所部湘军,踩着高跷,能从马道登上城墙,表演各种惊险动作。1925年国民军入甘后,其士兵为直鲁豫子弟,他们表演华北地区的高跷,能够单脚跳、劈叉、过障碍,令观众目瞪口呆。

最后压阵的是铁芯子,由陕西各字号集资举办,选五六岁的儿童,扎在道具上,穿上鲜艳的戏装,装扮成秦腔折子戏的角色,组成一台台固定人物造型,由壮汉抬行,以险、奇、妙、美取胜。李彦贵《卖水》,黄桂英站立扁担上掩袖暗泣。《凤仪亭》貂蝉挥着长袖,站立在吕布翘起的翎子上。

金城关太平鼓迎春邓明摄(www.xing528.com)

其中舞狮除兰州本土的绿毛狮子滚绣球,盘四门外,尚有河南同乐会组织的河南舞狮。笔者在1956年前后的春节期间,曾在兰园看过表演。用八仙桌、长条凳搭成高台,长板凳两侧皆有壮实汉子压凳,以保持高台稳定。在锣鼓点子中,金毛狮子摇头摆尾,爬上高台,昂首四顾,双目转动,张嘴作怒吼状,生动有趣。

各乡社火队进城,必定先到兰州府隍庙上香,先向城隍爷献演一场,再到布政使署、陕甘总督署等衙署表演,各衙署放鞭炮迎接,演后赠送赏钱,并给社长披搭红绸,以示“普天同庆”“与民同乐”之意。然后到字号或绅士门前表演,鸣鞭炮迎社火,以糕点、茶酒款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