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州城关冰雹灾害与应对措施

兰州城关冰雹灾害与应对措施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关地区的冰雹平均每年发生一两次,最多四次,多在5月至8月发生。这时正值收获小麦、秋田茁壮生长、瓜果蔬菜成熟期,一场狂风暴雨夹杂冰雹,将会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即便是小的雹灾也会减产减收。忽惊冰雹从天降,万斛珍珠遍地流。面对冰雹的侵袭,兰州人采取软硬两手去应对。但是,雹神爷并不领情,冰雹照旧下个不停。于是,逼迫采取硬的一手,就是开炮打散雹云,虎口抢粮。最早向冰雹挑战的是那彦成。

兰州城关冰雹灾害与应对措施

城关地区的冰雹平均每年发生一两次,最多四次,多在5月至8月发生。这时正值收获小麦、秋田茁壮生长、瓜果蔬菜成熟期,一场狂风暴雨夹杂冰雹,将会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即便是小的雹灾也会减产减收。清道光诗人叶礼《兰州竹枝词》写兰州雹灾有云:

到处田畴一季收,春犁策马复鞭牛。

忽惊冰雹从天降,万斛珍珠遍地流。

“珍珠”虽然晶莹好看,但对农民的伤害却是深重的。

兰州市区的冰雹发源于天祝县毛毛山,经永登县坪城、秦川、皋兰县西岔,到城关区,再往东南到榆中县和平、城关。面对冰雹的侵袭,兰州人采取软硬两手去应对。软的一手是:在五泉山清虚府建雹神祠,按时祭祀;在冰雹所经的高山上,设坛插旗,致祭祷告,请雹神爷手下留情。但是,雹神爷并不领情,冰雹照旧下个不停。于是,逼迫采取硬的一手,就是开炮打散雹云,虎口抢粮。至迟到清嘉庆、道光时,已开始用铳炮驱雹防灾,相沿为俗。最早向冰雹挑战的是那彦成。他的字叫韶九,满洲正白旗人,排行为三,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巳酉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出将入相,屡任封疆大吏,勋名满天下。嘉庆、道光年间,三任陕甘总督,岁大旱,缓征田赋,拨帑银赈灾,以工代赈,修补兰州城池,清理放赈积弊,在督署节园建碑洞,颇有政声。所书“万里金汤”巨匾,悬于南大城门,为兰州增色多多。就是这样一位儒雅总督,盛夏时节,曾命所部督标兵勇,扛红衣鸟枪,登冰雹移动路线上的九州台、墩墩洼等山顶,见乌云滚滚南下,军官一声令下,鸟枪齐鸣,轰散乌云化解雹灾。兰州人感念不已,编成民谣说:“那三爷,提上鸟枪了(读lǎo)吓(读hà)天爷!”所谓“红衣鸟枪”,指的是清军红衣大炮和火铳、火枪之类武器。红衣是“红夷”的别称,明清称荷兰人为“红夷”,火炮火枪原为荷兰人传入,故由此得名。火炮有铜铸的威远将军炮、神威大将军等,铁铸的冲天、子母炮等。火铳、火枪也为铜铸、铁铸。无论枪炮,均铸有制造年代、官衔及编号。(www.xing528.com)

当年立夏那天,要举行祭炮仪式。用大红绸缎披在炮筒上,再挂黄表,由官绅朗读祭文,拈香叩拜。祭毕,杀白公鸡取血,涂在炮筒内壁上,再填充火药沙石、泥丸。炮手祷告之后,点燃导火线,朝天开炮,谓之“试炮”。深秋举行“歇炮”仪式。两次仪式均摆酒席,由官绅犒劳炮手。每当盛夏晴朗闷热之时,往往有黑压压、乌沉沉的云阵挟着闷雷自北而来,必定携有冰雹造成危害,这时各山顶炮轰铳鸣,击散云阵,可免雹灾。清道光时,叶礼所写《兰州竹枝词》有云:

边地阴寒忽放晴,满天云气动雷声

黑霜白雨严攻处,高处喧呼大炮轰。

正是开炮防雹场景的写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