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另类宋元:揭秘雪霞羹的历史之谜》

《另类宋元:揭秘雪霞羹的历史之谜》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芙蓉在古代文人眼中有着非凡的神韵,这种神韵一直绵延了数千年。在《红楼梦》中,有两位女子与芙蓉花有一定瓜葛,一位是林黛玉,另一位就是身上有着黛玉特质的晴雯。行令时,一人抽签,依签上规则饮酒,此为占花名。他们在秋日里摘取芙蓉花,去除花心与花蒂,将花瓣放入汤锅中,与清爽滑嫩、弹指即破的豆腐同煮,锅内红白交错,恍如雪霁之后的彩霞,故名“雪霞羹”。此羹亦可加入胡椒和姜佐味。

《另类宋元:揭秘雪霞羹的历史之谜》

芙蓉原是荷的古名,屈原在《离骚》中曾作“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汉代王逸注曰“芙蓉,莲华也”,此处的芙蓉即指莲花。不过,芙蓉在诗词中有时兼指长在水中的荷花和陆地上的木芙蓉

“露凉风冷见温柔,谁挽春还九月秋。”[47]秋天霜降以后,许多植物遇霜萎靡乃至凋零,而芙蓉花开正旺,故此花又名拒霜。大凡对芙蓉花稍有了解的朋友,想必对“弄色芙蓉”之说有所耳闻。一些木芙蓉初开时,花冠为白色或淡粉红色,数日后才变成深红色。而有些品种清晨开白花,中午变桃红,傍晚则转为深红色,该现象也称“三醉芙蓉”。[48]

与许多花朵一样,芙蓉背后也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五代时期花蕊夫人的故事到北宋苏轼名篇《芙蓉城》所成就的江阴城,两个相隔千里之遥的城市—成都与江阴,竟不约而同地被冠以“芙蓉城”的美名。芙蓉在古代文人眼中有着非凡的神韵,这种神韵一直绵延了数千年。直到清代,它依旧蕴含着独特而美妙的意象。在《红楼梦》中,有两位女子与芙蓉花有一定瓜葛,一位是林黛玉,另一位就是身上有着黛玉特质的晴雯。

第六十三回提到,在宝玉庆贺诞辰的那个夜晚,怡红院邀请大观园众姊妹玩一种名曰“占花名”的游戏。将若干根签放在签筒里,每根签上画一种花草,并题有一句诗,另附注饮酒规则。行令时,一人抽签,依签上规则饮酒,此为占花名。作者通过这种游戏,巧妙地以花喻人:宝钗抽到的是“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花,探春是“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的杏花,李纨是“霜晓寒姿—竹篱茅舍自甘心”的老梅……而黛玉则是“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的芙蓉花。曹雪芹赋予芙蓉花极高的地位,这点可由大伙口中的评论得以印证,“众人笑道:‘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做芙蓉。’”[49](www.xing528.com)

再来谈谈《红楼梦》中的另一朵“芙蓉花”—晴雯。晴雯被王夫人逐出大观园后,不久便香消玉殒在“猪圈”一般的家中。宝玉悲怆万分,偷偷地在芙蓉花前祭奠这位一起长大的儿时玩伴,为其亲作《芙蓉女儿诔》悬于芙蓉枝上。[50]这位多情公子一直坚信,晴雯死后必定幻化为芙蓉花的花神

以此花为食,多少会有些许不忍。不过,宋人却以食用此花为乐。他们在秋日里摘取芙蓉花,去除花心与花蒂,将花瓣放入汤锅中,与清爽滑嫩、弹指即破的豆腐同煮,锅内红白交错,恍如雪霁之后的彩霞,故名“雪霞羹”。此羹亦可加入胡椒和姜佐味。[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