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浦战役:南京解放序幕

三浦战役:南京解放序幕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张震、粟裕等分别于3月1日、4日拟定攻占浦口炮击南京之部署和作战预案。随着4月20日渡江战役的打响,三浦战役也随之展开。至此,4月23日凌晨,三浦地区全部获得解放。牺牲于三浦战役中的张兴儒烈士生前使用过的公文包三浦战役是南京解放过程中“一场你死我活的硬仗”,尤其是江浦战役更是异常激烈,“是名副其实的攻坚战,打得极其艰苦、激烈”。在人数上,进攻一方的解放军占绝对的优势。

三浦战役:南京解放序幕

三浦(即南京市所属的江浦、浦镇、浦口)在江苏省的西南边境,长江下游的北岸,江岸线连续40余公里,与南京隔江相望。这里地势险要,素有“金陵门户”之称。为“应确保浦口与浦镇之安全,使南京不受敌炮火的威胁”,国民党军将精锐部队第28军调往江北守卫三浦。

对于三浦地区桥头堡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军委认为,三浦桥头堡异于其他蒋系控制下的桥头堡,“攻占浦口、浦镇以及部分江心洲,从军事上讲是渡江战役准备问题,从政治上看,又是一个对敌实施军事压力、威慑敌人、促成和谈签约的重要手段”。一旦攻占“两浦”,“南京政府大部人员势必立即跑散,不利于成立有利于我之协定,不利于我军和平地接收南京政府”,因此规定“攻击浦口、浦镇的准确时间,必须由中央临机决定”。基于政治上的考虑,对三浦地区的攻击随着国共谈判的开展而不断调整。

1949年2月25日,中央军委下令,在3月中旬或下旬,应准备攻占浦口及炮击南京。为此,张震粟裕等分别于3月1日、4日拟定攻占浦口炮击南京之部署和作战预案。

出于炮击的目的是“为了促成有利于人民之谈判”,3月3日,中共中央指示约在3月20日以后“谈判正在进行之时”攻占浦口,但是否攻占,须视谈判情况而定,“如谈判顺利解决,则不攻浦口;如谈判顺利,须加以压力,才能解决,则应于那时攻浦口”。

中共中央决定4月1日或5日开始谈判,出于在开始谈判10天或5天后发起渡江战役的考虑,指示攻占“两浦”时间“应在南京代表到达北平的那一天”或之后一天,即3月31日或4月1日。此时间确定后,中共中央意识到一旦攻占“两浦”,“南京政府大部人员势必立即跑散,不利于成立有利于我之协定,不利于我军和平地接收南京政府”,因而又改变打算,于3月19日指示总前委“如谈判有成功希望,则不攻占两浦”;在军事上,“如攻占两浦为渡江作战所必须,则攻占之;如无此种必须,则可置之不理”。经过一再确认,“确定不攻浦口、江浦”,留第34、35两军“与渡江同时积极佯动两浦”。

在军队的布置安排方面,1949年3月1日,三野负责人张震、钟期光、唐亮以粟(裕)、张(震)名义上报总前委和中央军委,提出攻击浦口、炮击南京的部署:“决以八兵团之二十六军、三十四军及七兵团之三十五军,配属榴野炮两个团执行此任务”,并且令各兵团于3月10日完成作战准备。张震、钟期光、唐亮等根据这一部署,制定了详细的作战预案,并于3月4日上报中央军委。随着国共和谈的展开以及对渡江军事行动的实际调查,判定“浦口攻占与否,对整个渡江作战无重大关系”,因此于3月16日,陈毅邓小平谭震林上报中央军委的电报中“确定不攻浦口、江浦,将八纵东移加强东集团兵力,留三十四、三十五两军,与渡江同时积极佯动两浦”。此一方案获得了中央军委的肯定。但在4月8日粟裕、张震关于第三野战军第八、第十兵团准备渡江作战的部署中,做出了少许改变,“第八兵团除以三十五军保持与两浦之敌作战,在我发起渡江作战时,同时攻占江浦,尔后各个逐次歼灭浦口外围之敌,从正面钳制南京警卫”,“其三十四军应于卯灰(4月10日)前后,攻占十二圩,封锁长江,并准备适时从仪扬间渡江”,这样,只留下了第35军作为钳制南京之敌的力量。

随着4月20日渡江战役的打响,三浦战役也随之展开。

欲占领浦口,必须首先攻占江浦、浦镇。第35军将其任务分配如下:103师攻打浦口;105师两个团做预备队,一个团协助103师作战,打敌人增援和突围;104师攻打大顶山、二顶山、三顶山,配合103师攻取浦口,解放浦镇。(www.xing528.com)

4月20日下午,第35军103师三个团包围了江浦县城。当晚9时,主攻炮声打响。“307团从城北担任主攻任务,309团在城西北实行佯攻,308团迂回到城南,准备堵击敌人突围部队”。

江浦的守敌为第28军52师一个加强团154团及县保安大队,计约2000多人。第28军军长刘秉哲担任三浦江防任务后,在县城内外大力构筑地堡,加强防守。“敌人(指国民党军)大部据守在江浦城西北角和北边山头的明碉暗堡里”,沿山筑有五六米高的城墙。城墙掏有枪眼,形成交叉火力。解放军主攻力量为第35军103师307团共4个营15个连队,3700多人;每营机炮连重武器为4挺重机枪、2门迫击炮、1门60步兵炮。军部支援1个榴弹炮营。

4月20日上午,307团召开作战会议,对江浦战斗做了部署。主攻的突破口选定在离北城门约300公尺的地方,其依据为“这地方没有碉堡群”,江浦战斗打响后,可以防范浦镇之敌“沿着江浦—浦口公路(县城东边)增援江浦守敌”和南京方面敌人可能给予的增援,同时还“有利于我部队靠近城墙运动”。晚上9时,总攻炮声打响。战斗激战到21日凌晨4时,7次攻城未果,伤亡400余人。此时佯攻的309团正在攻打城西最后一个集团碉堡群,主攻的307团于是改变了战术,实行多头主攻,最终于凌晨6时战斗全部结束。

根据安排,第35军104师负责攻打大顶山、二顶山、三顶山,配合103师解放江浦和浦镇。104师312团在参谋长张绍安带领下,于4月21日晚9时打响战斗,持续到22日晚上10时。23日天快亮时,312团赶到浦口。103师307团在解放江浦县城后,于22日向浦口前进,于夜间1时(即23日凌晨1时)攻占浦口。守卫浦镇的国民党第28军80师稍作抵抗后,便于22日晚在海军舰队和下关炮兵团的炮击掩护下,溃退到长江南岸。至此,4月23日凌晨,三浦地区全部获得解放。

牺牲于三浦战役中的张兴儒烈士生前使用过的公文包(渡江胜利纪念馆藏)

三浦战役是南京解放过程中“一场你死我活的硬仗”,尤其是江浦战役更是异常激烈,“是名副其实的攻坚战,打得极其艰苦、激烈”。在江浦战役中,国民党守军投入2000余人,解放军进攻部队103师为3700多人。在人数上,进攻一方的解放军占绝对的优势。伤亡人数上,103师伤亡约700人以上,国民党守军伤亡官兵600多名,旗鼓相当。在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长江防线中,江浦战役可谓是百中无一。究其原因,解放军方面一是“侦察情况不太确实”,误判守军情况;二是进攻意图“已被敌人预先估计到”;三是“战斗任务非常紧急”。国民党方面,因为三浦地区是拱卫南京的大门,为“金陵门户”,对于守卫南京战略意义重大,因此投入了国民党末期较为精锐的部队——第28军,构筑了完善的防御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