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聚焦思维品质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聚焦思维品质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阅读语篇的题材多样和广泛,不便于思维导图的模板设计和示范教学。本研究将根据阅读语篇的体裁设计思维导图。随着课文阅读的推进,在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中找出主要人物是。学生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文在思维导图上写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聚焦思维品质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理解语篇注重题材的多样化、现代化和生活化,不仅主题广泛、科学实用,而且生动有趣。阅读理解语篇涵盖了人物故事、名人传记、前沿科技环境保护地理现象和历史文化等话题,并且趋向于当今世界的热点话题,充分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重要思想。相较来看,社会文化、人物故事、科普知识和时文报道类的文章占有较大的比重。从体裁方面看,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阅读理解语篇尽量追求体裁的多样化。总的说来,一般分为四种——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

阅读语篇的题材多样和广泛,不便于思维导图的模板设计和示范教学。本研究将根据阅读语篇的体裁设计思维导图。

(一)记叙文思维导图

记叙文是高中阅读教材中比较多的文体。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是记叙文的重要因素。在记叙文的教学中,教师在阅读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抓住阅读语篇的基本要素,找出人物、事件及事件发展的过程。记叙文的教学策略求学生能在阅读中把握情感,这对高中学生来说是最不容易的部分,在思维导图设计过程中需要首先强调学生要注重阅读材料的主题。在设计记叙文思维导图模板时,首先在中心点找出记叙文的特点,在第一分支分出记叙文的基本要素——人物、事件、情感;其次,在下一分支再分出具体的人物、事件、情感。

结合课文内容带着思维导图的基本模式去阅读课文,大脑首先关注的是文章的主题,把文章的主题绘制在图的中心位置。随着课文阅读的推进,在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中找出主要人物是。随着事件的发展,主要人物的情感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思维导图的呈现,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细节内容都能具体化。为了得到更多的信息,如人物的性格、事件发展的细节及最后的结果,在思维导图的二级分支中继续拓展文章的信息,拓展的信息越多,拓展的层级越多,文章的细节就能得到更多的体现。设计好之后,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对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装饰和修改。

(二)说明文思维导图(www.xing528.com)

说明文体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对事物进行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的语言特点角度,先判断阅读材料是属于什么体裁。确定文体后教师再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副标题确定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组成部分及不同类型的特征。设计说明文思维导图模板时,首先在中心点找出说明文的特点,在一级分支找出说明文要说明的对象、对象的特征及说明对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级分支表述特征说明时,这一分支要更加具体地体现出说明对象的表面持征和功能特征,三级分支就具体的功能展开说明,在绘制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标注。根据不同的说明文,学生可以不断地延伸分支,直到能清楚表达阅读篇章的内容为止。思维导图的主题在中央,一级分支包括三个主题,分别是说明对象、特征说明和实际应用。其中,特征说明的下一分支是表面特征和功能特征,而功能特征的下一分支是具体的功能,在绘制的过程中要根据阅读材料的实际及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绘制和调整。

(三)议论文思维导图

议论文是说理性很强的阅读材料,议论文一般由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组成。议论文首先会提出明确的论题、根据论题而产生的不同观点、针对论点提供充分的证据,使用一定的证明观点或得出结论。在设计议论文思维导图模板时,首先在中央找出议论文论题,一级分支便是议论文的论点。在二级分支再分出不同的论据,在论据的下一层级还可以再细分论据的具体信息。学生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文在思维导图上写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把握不同体裁的文体特征有助于学生对不同体裁材料的阅读,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体裁设计的思维导图模板,都是作为示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应用的,而在实际的阅读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具体的思维导图。

总体来说,教师要摆脱固定单一的教学方式,独具匠心,在阅读课的开始就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进行积极预测,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在预测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来安排预测,问题设置紧紧围绕文章主旨内容来开展预测,并且思路清晰,结构严密,易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