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上瘾:咖啡历史探秘,恰到好处的比例是关键

全球上瘾:咖啡历史探秘,恰到好处的比例是关键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要的是各元素之间恰到好处的比例。若比例失调,就会导致明显的不适,令人作呕。三甲胺是有害的,甚至是一种植物性毒药,但当它以合适的比例与烘焙后的咖啡豆混合时,就能为咖啡的味道锦上添花。这句话道出了物理学和自然哲学的浪漫真谛,道出了自然哲学家奥肯和谢林的哲学理念,在我们拆解咖啡豆中的微型“行星系统”时提醒我们,一颗小小的咖啡豆中有怎样的相吸相斥,又有怎样的联系,各元素的比例又多么恰到好处。

全球上瘾:咖啡历史探秘,恰到好处的比例是关键

纵使我们的味觉神经跟听觉神经一样敏锐,我们的味觉系统也品尝不出纯粹的咖啡因,用分子式表达就是C2H10N4O2,即便有所感觉,也只有轻微的苦味。只有当味蕾遇见脂肪、矿物质乙醚苯酚乙醇丙酮、氨,再配上几十颗小咖啡豆,才能品尝到一种仿佛随波浪沉浮的味道。这种味道就叫“咖啡”,它令我们心醉神迷。

重要的是各元素之间恰到好处的比例。若比例失调,就会导致明显的不适,令人作呕。举个例子,对可口的咖啡味道的形成非常重要的三甲胺主要生成在鱼的腐坏过程中。三甲胺是有害的,甚至是一种植物性毒药,但当它以合适的比例与烘焙后的咖啡豆混合时,就能为咖啡的味道锦上添花。

万物相生相克。这句话道出了物理学和自然哲学的浪漫真谛,道出了自然哲学家奥肯和谢林的哲学理念,在我们拆解咖啡豆中的微型“行星系统”时提醒我们,一颗小小的咖啡豆中有怎样的相吸相斥,又有怎样的联系,各元素的比例又多么恰到好处。

决定人类的不只有人本身,还有人的饮食,通过人的嘴入侵的恶魔。我们永远无法解答,为什么有些时代,人们要的是“醉”,而在另外的时代,人们要的又是“醒”。(www.xing528.com)

咖啡一路走来,还带来了一些别的东西。现代的化学实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例如,汉堡的诺特博姆教授发现,除了咖啡因,咖啡中还含有第二种生物碱——葫芦巴碱。但德国化学家汉奇(Hantzsch)证明,这种生物碱不过是尼古丁的主要成分。

当我第一次听说咖啡和香烟作为当今最重要的两种提神之物在化学上有共同点时,我想到了地质学上的一个知识。据说,在多瑙河莱茵河分别向东和向北奔流之前,两条河的河水在施瓦本某处的地底下是融合的,就好比咖啡和香烟,在各奔东西之前,它们所含的元素也曾有过短暂的交集。

因为,万物相生相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