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学会创造,提升适应能力

青少年学会创造,提升适应能力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她从小就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心灵手巧,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裘范这段话可以看出,她爱动脑筋,动手能力很强。动手,也促进了她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翻开科学家的历史,追溯他们成长的道路,我们也会惊奇地发现,他们能在科学发明创造上获得成功,与他们从小就愿意动脑、动手有密切关系。

青少年学会创造,提升适应能力

上海市江苏路第五小学裘苑同学,从四年级时就开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曾有“迷踪棋”、“医用输液报警器”等40多项小发明获得成功,曾获得“年少爱迪生”、“未来建设者”的殊荣。她为什么这样小的年龄就取得那么多的发明成功呢?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她从小就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心灵手巧,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她在一篇题为《我是怎样搞小发明的》文章中说:

“我从小爱好美术,也爱搞小制作。空闲时常用零星布料、丝绒、纸板、瓶盖、废塑料片、蛤蜊壳等做洋娃娃、香袋、宫灯、包、花篮、金鱼玩具汽车之类东西,做好后再美化。玩自己制作的玩具比买现成的玩具有兴趣。我做过的东西很多,但几乎没有相同的,因为我不喜欢重复。即使同样的作品,重新做时,在材料上、式样上、功能或图案上总要做些改进,这样,作品就有新鲜感,做起来也不觉得乏味。同时,对开发智力也有一定好处,因为要改进就得动脑筋,‘改进’里面会有创新的因素,改进得越多,创新的成份也就越多。要是一个东西被‘改进’得面目皆非,而其功能、效果又更好,这样‘改进’的结果,不就成了一项发明了吗?”(www.xing528.com)

从裘范这段话可以看出,她爱动脑筋,动手能力很强。动手,也促进了她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

翻开科学家的历史,追溯他们成长的道路,我们也会惊奇地发现,他们能在科学发明创造上获得成功,与他们从小就愿意动脑、动手有密切关系。瓦特从小喜欢各种机械,装了拆,拆了装,每天“动手”,后来终于发明了蒸汽机;莱特兄弟从小喜欢观察老鹰怎样飞行,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后来终于发明了飞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