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事万物可索引:探寻事物索引性的判断方法

万事万物可索引:探寻事物索引性的判断方法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考察万事万物皆可索引这一陈述,我们需要在索引定义基础上考察事物的可索引性,寻求判断事物是否可索引的前提。索引是帮助查找事物的符号系统,事物可以被查找是能够建立索引的前提。如果事物处于不可查找状态,索引的构建就无从谈起。因此,世界1中已被认识的事物是皆可索引,世界1中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可索引。

万事万物可索引:探寻事物索引性的判断方法

上文中我们讨论了索引的定义,认为索引是帮助查找事物的符号系统,该符号系统由索引符号和索引地址构成。为了考察万事万物皆可索引这一陈述,我们需要在索引定义基础上考察事物的可索引性,寻求判断事物是否可索引的前提。然后根据这些前提考察波普尔三个世界的可索引性。

1.可索引性

所谓可索引性是指一个事物能否被索引的属性。根据对索引的定义,可索引性包含三个属性:可查找、可描述和可编址。索引是帮助查找事物的符号系统,事物可以被查找是能够建立索引的前提。可描述是指存在描述事物内部或外部特征的符号,索引符号是索引系统的组成之一。可编址是指存在一个帮助找到事物的地址,索引地址是索引系统的组成之一。

索引的本质是事物检索工具,为事物构建索引的前提是事物可以被查找。如果事物处于不可查找状态,索引的构建就无从谈起。是否一切事物都可以被查找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只有被认识的事物才具备可查找属性。查找是认识的一部分,处于认识的初级阶段。人们总是首先要发现该事物,才能进一步对其展开研究。发现事物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会存在一个边界,边界的内侧是已经被发现并认识的事物,这部分事物具备可查找属性;边界的外侧是尚未被发现更未被认识的事物,这部分事物有待我们去发现和认识,不具备可查找属性。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扩大这个边界的过程。比如,宇宙中的星球早已存在,但是在人类没有发明天文望远镜探索太空之前却是无法被查找的,这些星球就不具备可查找性。人类发明天文望远镜并开始探索太空以后,越来越多的星球被发现,被命名,这些星球就有了可查找性。如果这些星球能够被命名描述,并且轨迹明确可知,那么这个星球就可以被索引。

对于可查找的事物,索引员可以为其设计索引系统,提高人们查找事物的效率。索引系统包含两部分:索引符号和索引地址。文后索引的索引符号通常为人名、地名、主题词等词汇,文后索引的地址通常为页码。数据库形态引文索引的索引词为作者姓名、文章题名、机构名称等检索点,索引地址对用户不可见,通常由计算机维护。计算机索引的索引符号是从网页等文献中提取出的关键词,索引地址通常为网页URL。生活中的索引词通常也是文字或符号,索引地址通常不直接给出,而是需要用户根据空间方位自行判断。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能够设计出查询事物的索引符号和索引地址的,但并不意味着一切可查找的事物均可设计索引符号和索引地址。能够设计索引符号意味着事物是可描述的。然而在人的精神世界或者意识世界中的某些事物,是难以描述的。我们经常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是不可描述的事物。维特根斯坦提到的范式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也是指那些不可描述的事物。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总存在一些不可描述的事物,这些事物无法被索引。

2.对波普尔“三个世界”中事物的可索引性考察(www.xing528.com)

张琪玉认为万事万物皆可索引。在讨论清楚事物的可索引性基础上,我们逐一考察世界万物的可索引性。波普尔[7]在《客观的知识》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他将世界划分为三个:第一,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第二,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或关于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第三,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下面逐一考察这三个世界中事物的可索引性。

波普尔的世界1是指物质世界,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边界在不断扩大。但无论怎么扩大,这个边界永远是存在的,人们永远处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路上。因此,世界1中已被认识的事物是皆可索引,世界1中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可索引。

世界2是指人脑意识世界中尚且无法明确描述的部分,他们或许是能够被个体感知和认识的,但目前处于无法描述状态。不可描述则无法建立索引符号,因此世界2中的事物是不可索引的。

世界3是指人类意识世界中能够被清晰描述并且通过文字或符号记录下来的事物。这部分事物通常被我们称作客观的知识,也是图书情报工作中最为关注的知识。书籍论文、网页等承载的知识就是世界3中的事物。世界3中的一切事物皆可索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