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指南针:道德伦理故事,揭示心灵之天平

德育指南针:道德伦理故事,揭示心灵之天平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一检查身体,他的右眼所患的先天性视网膜炎便暴露出来了。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和人民的贫困,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国家工业技术落后所带来的后果,决心走工业救国的道路。祖父还是不同意张孝骞的意见。他反复把“贫”、“病”两个字投向心灵天平的两端,比较它们的份量。他的二妹孝元已于两年前死于肺结核,而三妹孝昭也正在受到结核病的折磨。心灵的天平倾斜了。献身医学事业的热情在张孝骞的心中燃起了烈焰。

德育指南针:道德伦理故事,揭示心灵之天平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爆发,很快波及长沙。长沙成立了学生军。在这股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正在长沙长郡中学上学的张孝骞产生了用枪杆子来改造社会的冲动。他瞒着家长,报名去参加学生军。可是,一检查身体,他的右眼所患的先天性视网膜炎便暴露出来了。他没有被录取。

用枪杆子改造社会的幻想破灭以后,张孝骞又产生了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愿望。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和人民的贫困,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国家工业技术落后所带来的后果,决心走工业救国的道路。

1914年冬季,张孝骞从长郡中学毕业了。在这个生活十字路口,一家人竟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想法。

张孝骞希望能继续升学,但他不愿意学其他专业,一心要报考工业院校,因为只有发展工业才能使国家摆脱贫穷和落后。

父亲因倦于教学生涯,早就有退职回家的打算,无奈生活的担子太重,一时不能脱身。他好不容易盼到张孝骞从中学毕业,认为时机已到,便动员孩子到商店去当学徒,挣钱养家。

祖父反对父亲的意见。他说:“孩子以第一名的成绩从中学毕业,证明他可以造就,怎么能让他半途而废呢!”

祖父也不同意孙子的意见。他劝告张孝骞:“湖南高等工业学校要等到明年秋季才招生;到外地去上学,不用说家里供养不起,就连考试的盘缠钱也拿不出来。依我看,不一定坚持非学工业不可,行行出状元,哪里的土地不发芽呢!”

恰好在这时,湖南省育群学会与美国雅礼学会合办了一所湘雅医学院,开始冬季招生。担任了湘雅医学院董事的长郡中学校长,想起了这个做不起校服、但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的学生,便前来动员张孝骞报考。

张孝骞因害怕失学,也就答应了。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等到半年以后,他准备再去投考湖南高等工业学校。(www.xing528.com)

就这样,张孝骞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湘雅医学院,成了这所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入学以后,他虽然“身在曹营心在汉”,但功课还是学得很好,成绩始终处于前列。

半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当张孝骞要去报孝工业学校的时候,祖父又一次出来劝阻他:“湘雅有很优秀的教师,又有很齐全的教学设备,你为什么不打算学下去,而非要弃医学工不可呢?”

“我们的国家太穷了,不发展工业就无以立国!”张孝骞不假思索地回答。

祖父还是不同意张孝骞的意见。他说:“中国又何止是贫穷呢,疾病也是一种灾祸啊!所谓贫病交加,才真正是当前中国老百姓的现状和绝境!治穷治病,都同样可以为百姓造福,二者决无厚薄之分。”

祖父说出这一番话来,实在出乎张孝骞的意外。他反复咀嚼着祖父这番话的味道,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

这天夜里,张孝骞彻夜未眠。他反复把“贫”、“病”两个字投向心灵天平的两端,比较它们的份量。贫,固然是普遍现象,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到处皆有;而病,不也同样是一个无处不在的魔鬼吗?在中国穷苦百姓的家庭,哪里听不到病人的呻吟,哪里看不到病魔的身影!贫,助长了病魔的猖獗;而病,又把人们投向更贫的深渊。原来,贫和病不过是同一个恶魔的两只魔爪,不可能有孰重孰轻的区别。

张孝赛由社会又想到自己的家庭。他的二妹孝元已于两年前死于肺结核,而三妹孝昭也正在受到结核病的折磨。他的家庭就是一个中国社会的缩影:孝元因家中无钱治病而去世,孝昭又正在重蹈覆辙,在贫病交加中消耗自己的生命。他脑子里映出了一大群病魔缠身的人的影子:有熟悉的,有陌生的;有老人,有小孩;有男的,也有女的。他们脸色凄惨,苦不堪言,失神的双眼中闪现着期待援救的光。这些人全都压到了天平的一端……

心灵的天平倾斜了。献身医学事业的热情在张孝骞的心中燃起了烈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