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指南针:青少年国防教育》

《德育指南针:青少年国防教育》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护原始社会组织生存的自卫,演变为“国防”。其军队是兵民合一,主要是步兵,打猎是训练的主要形式。总之,商代在军队建设、武器装备、国防工程等国防建设领域的成就和《卜辞》所反映的军事思想,已标志着先秦国防的形成。

《德育指南针:青少年国防教育》

先秦,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上至原始社会,经夏、商、西周、春秋,至战国历史阶段。前期缺乏详尽的文字记载,但到春秋战国时又丰富多彩。

1.盘古开天地,国防雏形

在大约200万年前的中国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结成一个个比较松散的群团,过着以采集为主的生活,对于异类动物大多是“和平共处”、“友好往来”。但也存在着像今天人类的祖先猿猴受到猛虎野兽攻击的“侵略”,或被对方吞食,或逃之夭夭而繁衍。这也是你在电视片《动物世界》中所看到的追逐场面。人类祖先当时的“国防”是以逃或藏等“消极防卫”来保护自己的,但也有对异类动物或植物的攻击行为。人类以狩猎生活为主时,产生了劳动分工,出现了氏族社会组织。这一、二十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人类社会对异类动物的“攻击”日益强大,甚至在1万年前开始农业生产的同时,将异类动物作为家畜饲养。那时,大自然的“人口”密度较低,“交通”、“通信”能力极弱,氏族公社之间的接触较少,其氏族公社的“国防”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改造”和与异类动物争夺生存资源的抗争。

到了原始社会后期,母系氏族中分裂出好几个氏族,各个有婚姻关系的集团组成一个部落,而部落又逐个地分裂成几个兄弟部落,部落内部按氏族血缘关系亲疏分裂出家族。的确,原始社会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但并非是处处“泽无舟梁”、“川谷不通”,人们都生活在封闭的王国里。随着人口的缓慢增加,氏族集团的分化,部落与部落的联系日益广泛和频繁,争夺生存地盘、剩余物质和奴役另一部落的人类战争便产生了。在距今五、六千年时,在中华大地上已形成了若干部落集团,其中主要有生活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的以炎帝黄帝为领袖的华夏集团,以泰山为中心的东夷集团,以洞庭、鄱阳两湖为中心的苗蛮集团。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三大集团不断迁徙,各自居地犬牙交错,彼此之间经济文化不断融合,出现了“大中华”雏形。但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为了藩属部落、利益分配之争,既出现了华夏集团部落联盟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的阪泉之战,也出现了部落集团之间的大战,其中最著名的是炎帝、黄帝所领导的华夏集团与以蚩尤为首的东夷集团争夺中原涿鹿之战。中国上古传说的这些战争已超出氏族部落之间的械斗,而是争夺“领土”的部落集团“国防”战争。

涿鹿之战以后,华夏、东夷两集团加速了融合,一些部落建立了以晋西南为中心的联盟。在华夏、东夷两大集团联盟与南方苗氏集团的几场大战中发生了变化。战争始于尧,“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舜却苗氏,更易其俗。”失败的苗氏集团,一部分部落被迫迁往今甘肃河西地区,另一部分部落与大量迁往汉水流域的华夏集团融合。舜继任联盟首领之后,与三苗以和平往来为主。当时,华夏集团的夏部落居住在黄河流域,但经常发生水灾,舜便派禹去治水。禹领众人苦战13年,治服了洪水,获得了威望,最终把舜赶下了台,做了首领,夏朝开始。禹在统治夏部落期间,推选当年一起治水的伯盖当继承人。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杀了伯盖,夺取了首领的地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一时期的战争,除夺取和扩大“领土”外,还表现争夺统治权,使战争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此可见,原始社会组织,后来演变为“国家”的基础。维护原始社会组织生存的自卫,演变为“国防”。

2.夏商周,国防的形成

“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 夏王朝建立后,国家机构很不完备,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之争很激烈。首先,是为争夺继承权的启的儿子武观由流放地域西河(今河南安阳一带)叛乱,被启派彭伯寿诛灭。启死,传位太康,太康不谋政事专好游猎,被夷人后羿利用外出打猎数月不归之机夺取首领位,史称“太康失国”。但后羿继位后仍不理朝政、不修民事,被“行媚于内、施赂于外”的寒浞取代。太康失国后,流亡的后代和支持太康的同姓氏族,经仲康、相、少康三世,不断遭到后羿、寒浞的追杀。到少康时,在原夏朝贵族的支持下,攻灭寒浞,恢复了夏后氏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从禹的儿子启立国到少康复国,百余年的时间几经波折,统治地位才得以确立,而波折则是暴力的战争。战争的手段则是诡诈的谋杀或袭击,致使战争的谋略呈现出新的发展;其使用的兵器,有骨、蚌制作的箭头,有藤木、皮革制作的铠甲,还有木制的矛、战车,出现了设防的城堡,但主要是弓箭和木石制打击兵器。其军队是兵民合一,主要是步兵,打猎是训练的主要形式。后来,夏桀日加暴虐,民怨沸腾,商汤乘夏桀伐缗氏之时起兵灭夏。

商代国防的形成 商汤灭夏桀后,吸取灭亡的教训,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以安民众;大力运用青铜铸造技术生产戈、矛、斧、刀、弓箭等进攻性兵器和甲、胄(头盔)、干(手持挡箭)、盾等防御性兵器,建立以临时集结为主的军队,以加强对内统治、对外防卫。当时,商代国家边疆不很明确;国家防卫不在边疆而在王都及周围直辖地区。四周是臣服候伯辖区,再远则是或友好、或敌对的方国、部落地区,多数以商王朝国力强弱,时服时反。为了加强国防,商王也常派一些贵族进驻方区,形成商王朝的外层国防拱卫;以戍守部队驻守通往王都的四周边境要冲,以卫守部队担任王室、都城的卫队,以史做为征伐、御敌的力量。这些四土候伯和戍、卫、史都要随时向商王报告敌情,以供商王决定军事行动。同时,为了加强中心地区的防卫,王、候、伯的城池均修建有城墙高耸、壕沟深宽的城郭,作为统治据点,成为国防的核心。这就是古代国防工事,一直沿用到清朝中期。总之,商代在军队建设武器装备、国防工程等国防建设领域的成就和《卜辞》所反映的军事思想,已标志着先秦国防的形成。

西周国防建设的发展 周灭商的历史,在《封神演义神话小说中和《封神榜》电视剧中都有丰富、多彩的描写,尽管其中鬼、神纯属虚构外,但故事发展过程与历史也有相近之处。且不说周武王伐纣灭商的战争,单说周建立王朝的国防。西周为了巩固王朝统治,在总结商代亡国教训后,逐步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安全的措施,建立起一个初具规模的国防体系。西周奴隶主统治者除在镐京(今陕西)、丰京(今河南)两大王都筑王都城池和以六师军队驻守外,还在洛水流域新筑王城和成周城,以八师军队驻守,形成分兵守卫国中两大基地、合兵征战四方王师。分封诸侯建立卫、鲁、齐、燕诸侯国,卫、鲁、齐可以建立军队,形成了周朝自黄河流域中、下游至东部濒海地区的安全保障;在东南方,封宋、杞、蔡等国,巩固长江下游地区;在南方长江、汉水地区,分封“汉阳诸姬”方国部落,建立南方屏障;在西南有秦岭巴山等自然屏障且与蜀人和平共处;唯独西北方,与周中心地区邻近的戎狄部落,一没天然屏障,二无属国隔离,最终成为周的外患。大小封国建立等级城池,国都边界的地当要冲之处构筑防御据点,分五级修筑道路,建设烽火遂传“通信系统”等等,使西周国防体系具有雏型,与商相比已有很大发展。

自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几代天子大修国政,任用贤臣,社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但传到夷王时,国政削弱,诸侯发展起来了;又传到厉王,厉王暴虐无道,受西北戎族和东南淮夷族的夹击之时,东征西讨,国力削弱;又传到宣王,虽说南伐北战取得胜利,但与戎狄、蛮夷民族的矛盾日益加深。传到幽王时,幽王善谀好利,废掉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宜臼的舅舅申候便联合诸侯和犬戍为争夺王位继承权攻打王都;幽王内外不得人心,曾为引逗宠爱的褒姒发笑,滥用国防设施烽火台,随意发烽火戏诸侯,到了犬戎兵攻打王都镐京时,烽火失灵,被追杀于骊山之下。太子宜臼在晋文候、郑武公、卫共伯、秦襄公的保护下,跑到申国外婆家,立为周平王。由于原王都镐京已被戎狄摧毁,平王只好迁都到镐京以东的洛邑。根据王都东、西地理位置关系,便有西周在前、东周在后的史称。西周的灭亡除国政、国力的衰弱外,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幽王“导演”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便使国防烽火警报系统失灵,一旦需要诸侯起兵相救时,“诸侯之兵,无片甲来者。盖因前被烽火所戏,是时又以为诈,所以皆不起兵也。”由此可知,国防设施是国家的大事,要建设好、保护好,也要使用好。

3.春秋战国、国防兴起

自周平王把王都向东搬迁以来,周天子丧失了控制四方诸侯的力量,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大动乱时期。西方戎族、北方狄族和南方蛮族构成了对华夏诸侯国的威胁,而华夏诸侯大国争霸中原、吞食小国,最终被秦统一。历史学家将这一时期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除产生诸如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军事理论家孙子等一批历史伟人外,国防历史主要表现为华夏诸侯国抗击外族侵入和抵御强大诸侯国兼并两大主题。(www.xing528.com)

(1)诸侯争霸、华夏战戎狄与春秋时期的国防

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以后,周天子的权力逐渐失去了权威,甚至不如一个中等诸侯国的影响力。相比之下诸侯国设县立官,扩充军备,势力日益强大,加之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食弱国,一些强大诸侯国可以左右社会局势的发展。西方戎族灭幽王后退居泾、渭水之间地区,大部分臣服于秦;部分进入黄河以东的今山西南部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晋国武装力量来源之一;部分逐渐参加华夏诸侯活动。但也时常存在着与华夏民族的激烈冲突。这种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冲突,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和文明程度,促进华夏民族的形成。

抵御戎狄侵扰与老马识途 东周初年,华夏诸侯国的北线已经受到戎狄的侵扰,西线东进的戎狄部落虽被诸侯驱逐出城,因助申候灭幽王劳而无功,再次起兵攻打东周,形成了一股南下势力。几年来,先是侵郑、伐齐、袭王都洛邑,后是灭卫、侵齐、伐郑、击晋、攻鲁齐,搅得中原各诸侯国不得安宁。为此,郑、齐联合阻止北戎南下,秦、晋联合救王都洛邑,其作用较大的是齐桓公树起“攘夷”旗帜,团结诸侯、北上救燕候、伐山戎的战争,这里还引出了“老马识途”的佳话来。当时,今山东境内的齐国国君齐桓公正与丞相管仲商议与南方楚国争霸中原的事,有人来报告北方的燕国受么外族戎兵的侵袭,希望齐国发兵救燕。齐桓公问管仲,管仲回答说:“今天的忧患,南方是楚国,北方有戎兵,西方有狄人,都是中原国家的敌人,作为盟主您都应该讨伐。即使戎兵不侵略燕国,我们都准备伐他,何况今天燕来求救呢?”齐桓公遂率军队救燕。戎兵听说燕国救兵马上就到,就抢了燕国的东西逃去了。燕庄公出城感谢齐国相救。管仲对齐桓公说:“戎兵得了便宜、没有损伤,等我们走了还要来,不如乘此机会打败他,以免后患。”齐桓公遂率领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进攻山戎,在伏龙山打败了戎兵,其首领密卢逃到了孤竹国求救,孤竹国又被打败。但其孤竹国黄花元帅为诱歼齐国人马,曾斩了密卢,取得了齐桓公的信任,引着齐国军队进入孤竹国北边一个古称旱海的沙漠地区,企图围困死齐国军队。齐国军队进入了旱海后,作向导的黄花元帅不见了,但天已经黑了,白茫茫的沙地,黑沉沉的夜空,凄凄惨惨的野兽叫声,狂风刮地、寒气袭人,人和马都非常害怕,有的已经倒下去。这时,管仲对齐桓公说:“我听说北方有特别厉害的迷谷,恐怕就是这个地区,不要再往前走了。”齐桓公带着人马往回走,可怎么也走不出来,就着急了。管仲又说:“我听说老马识途,可从沙漠以北的马中选出几匹老马带路就行了。”齐桓公按管仲说的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大军随后跟着,转来转去走出了迷谷。最后,打败了孤竹国,并划给了燕国管辖,从而铲除了北方山戎的威胁。晋国虽然灭赤狄和白狄的目的没有达到,但答应戎人讲和后消除了西方戎人的袭扰;秦国对西戎恩威并施,使西方戎人八国听命于秦国的号令。在长期而痛苦的国防斗争中,中原诸侯国保卫了华夏民族,并将先进的文化、经济不断向狄戎部落散射,使那些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的民族从华夏民族中吸取营养,加快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大国争霸与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300余年的时间里,东周王朝的衰落,为诸侯争霸创造了条件,呈现出开始、高潮、持续和尾声四大阶段的大国争霸战争格局。而这种争霸战争中,既有强国、大国图霸的国防建设,也有小国、弱国夹缝中求生存的国防建设,但集中表现在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思想革新上。在武装力量建设上,实行军制改革。周平王东迁后,统治者北到沁水、南及汝水、西临潼关、东近荥阳约六、七百里的区域,拥有三军兵力,与诸侯强国实力相当。但后来,王权下降,周王军权丧失,对外无力抵抗戎族侵略,对内无力镇压叛乱,王室安危全凭大国维护,仅保留“天子”的名义。相反,诸侯强国大修国政,突破周王朝原来规定的军队限额,大力扩军,并出现了诸侯国国君同姓子弟的私属军队。齐国推行“参其国而任其鄙”、“作内政而寄军令”;晋国连续“作三军”、“作五军”、“作三行”;楚国治理军赋、保障战车、马匹和武器的供给,均为其争霸中原进行军事准备;而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弱小诸侯国也实行军事改革,鲁“作丘甲”、“作三军”,郑国“作丘赋”等,增加国家防卫能力。此时,兵器已发展为刺杀格斗兵器、抛射兵器和防护兵器三大类,引起作战方式的发展,为强国争霸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作战思想上,一些新的国防思想在大国争霸战争中产生了,其中,孔子强调“教而后战”即先军事训练尔后作战、慎战、足兵;老子认为“不得已而用”、“不敢为天下先”的后发制人思想,“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等等。而最为丰富的是春秋末年孙武的军事著作《孙子》,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文武治军及作战决胜因素、指导思想、攻防理论等,标志着中国古代较系统军事思想体系的形成。在争霸战争中,出现了运用各种国防思想,加强国家防卫能力的活剧。其中,晋楚城濮之战中的宋、曹、卫弱小诸侯国的国防则具有一些特色。晋文公三年,齐鲁争战,鲁求援于楚国,楚伐齐、宋,宋求救于晋。晋大夫先轸建议出兵救宋,文公决定出兵,并采用伐楚属国曹、卫以救宋的战略。但当晋攻占曹、卫后,楚军仍攻宋国,救宋的目的没有达到。晋文公则采用先轸之计,联合齐、秦共同战楚救宋。楚分兵救卫不成后,楚成王感到晋军不可轻视,且晋文公有德、智,决定暂时撤离,但楚军令尹子玉请战未被楚成王拒绝。晋、楚双方经过一番外交活动后,晋激楚令尹子玉撤离了宋国,一心寻找晋军开战。晋军为报当年流亡楚国时,对楚王“若两国交兵、则退避三舍”的誓言,更重要的是为了后发制人,晋军退一舍(十五公里)停一下,再退一舍停一下,连续退了三次共计九十里,到达城濮地区,最终战胜楚军。城濮之战,名为晋文公率军退避三舍报楚恩,实则是后发制人。

(2)七国争雄,秦统一与战国时期的国防

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代,总的发展趋势是地主阶级通过变法等积极措施,加强国力,扩充军备,为结束诸侯割据和长期征战奠定了基础。

军制、法规 诸侯列国军事领导体制已基本形成,普遍实行相、将分权。统帅军队有将、将军、上将军、大将军,将以下设都尉、中尉等职,军队调用以“虎符”为令,国君独揽军队组成、调动、征战权限;普遍实行征兵入伍,或为“傅”(即现在的预备役);步兵代替车兵成为主力兵种,骑兵出现,但常与兵车混合使用,水兵已独立,水战已开始;注重常备兵(现役兵)的训练,强调赏罚等军事法则在兵书中已有较多反映。

兵器、战术 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很大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崭新面貌。特别是炼铁手工业的发展,为战国时期大量使用铁兵器奠定了物质基础。据文献记载,主要有铁、铁剑、铁甲、铁杖、铁幕、铁椎等等,而以矛、戟、剑、刀、镞、匕首、甲胄等为最多。由于铁兵器的普遍运用和铜兵器的发展,新兵种的出现和常备军的建设致使作战方式由春秋时的单一车战发展成为步、骑、车多兵种联合作战,战争持续时间延长、战场扩大、损失也惨重。

国防设施建设 城池攻守战是战国军事斗争的普遍现象,致使以修建城池廓(外城)为主的国防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春秋时,城虽大,不过三百丈,而战国时千丈之城比比皆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齐凭“三里之城,五里之廓”的即墨城长期固守,最终复国。同时,普遍从事修建长城,齐有黄海之滨长城;一些国家还修建边境长城,秦建有西起临洮、沿黄河、经兰州、至宁夏的边境长城,燕有从内蒙乌拉特前旗向东、经包头、沿乌拉山到河北张北县南的边境长城。亭、障等设施和烽火遂报警设备已经普遍。

赵国军事改革与胡服骑射 从地理位置上讲,赵国东北与东胡、燕国接壤,东与中山、齐国接壤,经常遭受四邻强国的侵凌。到了第六代国王赵武灵王,为了富国强兵,决心加强国防建设、军事改革。他对大臣肥义说,赵国位置恶劣,没有强大的军队就要灭亡,决定穿便于打仗的短服,学习骑马射箭的技术。肥义支持赵武灵王的改革措施,但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却反对说这是变古之教、易古之道。赵武灵王亲自穿上胡服后,到叔文家做说服工作,历述赵国受齐国、中山侵略之苦和周围强国的威胁,只有实行胡服骑射才能救赵国。公子成被说服后,第二天上朝便穿上了胡服,一些往日深知公子成极力反对胡服射骑的人,也转变思想支持赵武灵王的改革。于是,赵武灵王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赵国原来的宽袍大袖改为短装紧身、束皮带、穿皮靴和胡人服饰,很适应马上训练、作战和劳动,也节约了布匹。赵武灵王带头学骑马射箭,很快就组织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为赵国发展成为强国做出了贡献。赵国的骑兵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不但没有被东、北、西的诸侯国和胡人吞食,而且占林胡、楼烦,灭中山,报了先君之仇,拓展了疆土,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

商鞅变法与六国归秦 秦孝公为图霸争雄,下令招贤。卫人鞅入秦国,被孝公召见,问他治国之道。商鞅在秦孝公面前与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旧贵族势力展开了争辩,最终取得秦孝公的信任,实行变法。在先后颁布的两次变法令中,承认土地私有、实行抑商重农、建立封建集权的同时,在国防建设中,实行按军功大小重新确定社会等级。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国力强盛,国防力量建设特别是军队规模、兵器都有很大发展,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在远交近攻的指导思想下,到长平、邯郸大战前夕,韩、魏、楚、齐等大国已衰落,独有韩国与其抗衡。从公元230年秦灭韩,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以武力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