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仪式中的食物含义丰富

仪式中的食物含义丰富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出生加入家庭,到成年成家,再到去世离开,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要举行不同的仪式。由商周到明清,几千年来,在这些仪式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习惯,食物,逐渐被赋予了更多含义,表达人们的祝愿与希望。女子的怀孕,绝对是一家之中的大事,通常都直称“有喜”。长大成人也是有仪式的。人生中最大的一礼是婚礼。长寿在华夏的传统中一直被认为是有福气的事,值得庆祝。

仪式中的食物含义丰富

不论是汉族治国,还是蒙满族统治,中国从来都是“家天下”。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元,几代人共处一室,每逢年俗节庆,全家老少团聚共食,全部成员参加的盛大家宴,成了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活动。从出生加入家庭,到成年成家,再到去世离开,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要举行不同的仪式。由商周到明清,几千年来,在这些仪式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习惯,食物,逐渐被赋予了更多含义,表达人们的祝愿与希望。

婴儿还未降生之时,愿望的种子就已经埋好了。新婚之时,一般都要撒帐,就是在新郎新娘的婚床上撒下吉祥的食物,通常是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专门取“早生贵子”的谐音。满族新婚夜,新娘要吃半生不熟的“子孙饽饽”,闹洞房的人问新娘“饽饽生不生”时,新娘自然会说“生”。似乎执拗地相信“生”,就能盼来新生命的到来。女子的怀孕,绝对是一家之中的大事,通常都直称“有喜”。为了平安诞下胎儿孕期的吃很是讲究。比如,孕妇不能吃兔肉,否则容易兔唇。有些地方有“酸儿辣女”的说法,根据孕期的口味偏好来判断胎儿性别。今天看来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毫无科学依据,但讨吉祥彩头,几乎是特定重大场合和节庆纪念时候都会注意的。

一个孩子出生后,诞生礼就开始了,女婿通常要带着红鸡蛋到岳父家报喜,产妇的娘家要准备红鸡蛋、红糖分发给邻居们。一般婴儿出生的第一个月要摆“满月酒”,出生一年要行“抓周礼”,一般会在桌子上放上纸、笔、书、算盘、食物、锤、铲之类的工具,任孩子抓取用来占卜未来,亲朋好友这时都要带着贺礼来围观,主人就要摆宴招待。

长大成人也是有仪式的。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礼,女子十六岁行笄礼,代表着不再是孩子了。男子加冠要取字、号,女子及笄要用细线绞掉脸上的汗毛,加簪绾髻,这一天,亲友都要来相贺,父母要设宴款待宾客。但慢慢的,笄礼就并入了婚礼,成了出嫁前的一个步骤。

人生中最大的一礼是婚礼。婚礼从周代起基本就秉承着“三书六礼”的传统,从纳采、问名、问吉到请期、亲迎,几乎每一步,都离不开吃食。经过初步的说媒匹配,男方家会带去聘礼,礼物都有吉祥的寓意,比如胶、漆、合欢铃、鸳鸯凤凰(鸡)、蒲苇、双石等。“如胶似漆”“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这些典故多从聘礼中来。当然除了这些有特殊含义的,还有鱼、羊、鸡、鹅、衣服、首饰、钱、酒等实用的。后来,茶也纳入了聘礼,当然原因很玄学,似乎并不是从实用价值考虑。宋人《品茶录》中介绍说:“种茶树下必生子,若移植则不复生子。”是说茶代表着承诺,一旦缔结婚约,就不能反悔了。所以订婚礼也称“茶礼”,女方吃了人家的茶,就是未过门的媳妇了。(www.xing528.com)

结婚当天及婚礼之后的两天,是家庭宴席最频繁的三天。女方送女儿出嫁要摆“送亲”宴,男方迎娶要摆“结婚”宴,新妇回娘家要摆“回门”宴,亲友邻里都被请来做鉴证。结婚当天,新人要喝“合卺酒”,合卺是把匏破开,一分为二,夫妇各拿一半盛酒。为什么用匏装呢?主要匏是用来做笙的,因为跟音乐沾边儿,可以用来比喻琴瑟和谐,同时匏本身是苦的,用来装酒,酒也会变苦,又能有同甘共苦的含义。但到宋代,容器变成了普通的酒杯,合卺也变成了“交杯”。

等到年长,通常还要举办寿宴。长寿华夏的传统中一直被认为是有福气的事,值得庆祝。一般从五十岁起,每隔十年就要“做寿”。到年满六十岁以上都是“做大寿”,亲友都要来祝贺喝“寿酒”,礼品一般有寿桃、寿面、寿联。做寿日一定要吃面条,寓意延年益寿。一般寿面都长达一米,每一束要有百根以上,盘成塔状放在寿案上。寿桃一般都是面粉做成的,也有用真桃的,庆祝的时候九个桃叠成一盘,三盘并列。因“酒”和“久”同音,所以祝寿的酒必不可缺。菜肴的数量也基本都暗和“九”,菜名也起的仙气飘飘:“八仙过海”“三星聚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挑选的菜品都是白果、松子、红枣之类寓意长寿吉祥的。

一生遇到的最后一礼是丧礼,俗称“送终”,丧事本是悲哀的“凶礼”,但若是寿终正寝的老人去世,就会被看成是和婚礼一样的喜庆事,也就是所谓的“白喜事”。办丧礼也同样开丧席,不过丧饭通常比较严肃,不喝酒,也不能谈笑风生,否则被视为对逝去之人不够尊敬。父母去世后,儿女需要守丧三年,居丧期间杜绝娱乐活动,喝酒吃肉都要戒,只能茹素。这种苛刻的饮食习惯对长期食肉的士大夫阶层是比较难的,需要极力克制才能长期茹素,但一般下层百姓平时就很少有肉吃,日常饮食就是粗茶淡饭,所以居丧期间吃斋这种传统对他们来说做到也不是很难,因此这一传统就这样流传了几千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