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电影美学:文化表征、探索与变革

中国电影美学:文化表征、探索与变革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代”电影以寓言的形式将中国化为空间特异、时间滞后的社会,是一种在西方文化视角下充满诡异的民俗代码。“第五代”试图用全球化的语境来阐释中国本质,用这种融合了西方意识形态的“中国性”来取代现代的中国。“中国性”在他们的阐释中,也变得越来越抽象、隐喻化。

中国电影美学:文化表征、探索与变革

“第五代”电影寓言的形式将中国化为空间特异、时间滞后的社会,是一种在西方文化视角下充满诡异的民俗代码。这种将东方文化以西方视角表现的方式成为“第五代”电影在后期的主要表意策略,甚至成为一种将西方的欲望与东方幻想交织在一起的奇观。男尊女卑、妓女文化、京剧、家长制度等封建文化成为电影的必备元素。将一个个远离政治生活、虚化历史背景的感性故事进行民俗包装,打造了一个不受外部社会发展干扰、脱离于具体历史进程之外的抽象、隐喻的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充当着“奇观”中缝合东西方近乎共同的欲望匮乏的投射物。窥视东方一夫多妻的民俗奇观,既色情美艳,又残忍离奇,具有恐怖阴森的悬念效果,既刺激又能满足窥视欲。《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颂莲、《菊豆》中的菊豆等被封建制度桎梏的旧时代女性表象,成为“第五代”电影的可辨认符号,在东方故事中呈现西方审美的“东方佳丽”视觉盛宴。

启蒙性的民俗寓言变成了全球化热销文化商品,“第五代”的寻根电影迅速转变类型,电影主体从“反思中国”转变为“炮制中国”。在这种业态乱象下,众多文化学者对电影中所描述的脱离历史事实的东方形象表现出担忧和批判,并指出:现代中国人知道自己不能墨守成规,再遵循静止不动的传统而生存下去,所以他们以西方的文化视角来解读和评判中国。更有激进者用“卖国求荣”来表达内心的不安和焦灼。(www.xing528.com)

“第五代”类型电影的表意策略,是以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投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用西方文化的角度来阐释这一特殊历史文化现象,并为外界提供一个中国文化形象的幻想。“第五代”试图用全球化的语境来阐释中国本质,用这种融合了西方意识形态的“中国性”来取代现代的中国。“中国性”在他们的阐释中,也变得越来越抽象、隐喻化。这样的表意策略引来了众多学者对于“第五代”电影的批判。但是,新千年以来,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这种趋势并没有弱化的迹象。这种“中国性”代表着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舞台,虽然其中包含的“伪民族性”在所难免,但其作为一种电影类型,不仅能够有效的吸引外商来投资电影,对发展中国电影、提高中国电影的创作水平和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国电影能够在世界影坛生存下来的必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